|
  
|
3日,新华社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称“建议”),提出“今后五年新的目标要求是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当日就规划作介绍时表示,中国有决心也有条件在“十三五”时期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徐绍史还表示,未来五年在各项政策目标中,稳增长排在第一位。
建议提出,“十二五”时期是中国发展很不平凡的五年。中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十三亿多人口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至7800美元左右。建议表示,“十三五”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中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今后五年新的目标要求是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
GDP增速非唯一关切
针对“十三五”期间中国GDP增速的问题,徐绍史表示,在现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中国确实面临下行压力,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三个:第一是外生性,世界经济缓慢增长带来的影响;第二是周期性;第三是长期积累的一些结构性矛盾。
徐绍史表示,“十三五”时期,中国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个翻一番没有一定的经济增速是做不到的。中国经济一到三季度保持6.9%的增速,一直在合理区间,而且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们有能力也有办法克服困难,在“十三五”期间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使中国经济迈上中高端水平。徐绍史同时说,速度并不是我们唯一关心的,实际上我们更关心的是就业、居民收入和物价这些指标。
经济復甦交汇创新驱动
徐绍史说,中国在“十三五”期间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是有条件的。从全球来看,和平发展依然是时代的主题,这一点没有改变。而且中国仍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现在全球有两大拉动力,一是美国经济、二是中国经济。新兴经济体分化发展,结构性改革比较主动的国家,可能经济基本面会好一些。世界经济的发展会形成一种对沖作用,在一定时间里会维持缓慢增长。
徐绍史进一步说,下一轮经济復甦和增长取决于技术革新和产业革命,这正好和中国创新驱动形成歷史性交汇,只要抓住这个机会窗口,中国就会有更大的战略空间。所以从全球经济来看,对中国经济发展是有利的。从中国自身看,中国区域发展的空间非常广阔,新型城镇化孕育?巨大市场需求,创新驱动作用日益增强。此外,中国有13亿人口、9亿劳动力、7000多万市场主体,所以中国经济具有巨大发展潜力、韧性和迴旋馀地,我们有决心也有条件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
发挥好投资关键作用
在“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方面,建议提出,主要经济指标平衡协调,发展空间格局得到优化,投资效率和企业效率明显上升,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先进製造业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成长,服务业比重进一步上升,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
针对未来五年最需要重点落实的政策都有哪些问题,徐绍史表示,我们的目标是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稳增长排第一位。
徐绍史说,稳增长首先要发挥好投资的关键作用。现在的投资是补短板、调结构。其次,要注重更好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现在消费总体平稳,消费环境需要进一步完善。第三,从对外贸易看,需要继续转型升级,更好地发挥对外贸易的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