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航運業重組再有新消息!繼本月11日國資委宣佈中遠和中海兩大航企實施重組後,昨日再度宣佈,經報國務院批准,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整體併入招商局集團,成為其全資子企業。同時,中國外運長航集團不再作為國資委直接監管企業。按兩集團截至2014年底資產規模計,將超過7000億元人民幣,遠高於中遠與中海合併後的5000億元人民幣。
中國國企改革力度不斷加強,隨着中外運長航併入招商局集團,國資委直接監管的央企將減少至106家,進一步接近縮減至100家以下的目標。
招商局表示,此次重組以“強強聯合、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合作共贏”為核心原則,通過在物流、能源及散貨航運、房地產開發、港口、船舶及海洋工程等領域,整合資源、業務、人才,加速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更好地踐行“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等國家戰略,不斷提升國有企業的競爭力、帶動力、影響力。
提升規模效益
集團續指出,有關規模效益及協同效應將在以下五方面體現。一是結合雙方的海運、空運、陸運、倉儲及客户等資源,提供全程供應鏈解決方案和一站式服務,提高全球性的綜合物流服務能力,打造“海、陸、空”供應鏈體系一體化的綜合物流企業。
二是通過遠洋及內河能源運輸的無縫銜接,保證國家的能源運輸安全,打造世界一流的能源運輸船隊,同時通過充分發揮兩大集團在乾散貨運輸領域的資源優勢,實現規模及效益上的提升。三是通過雙方在地產資源、運營、管理的全面協同,結合郵輪母港、園區平台建設、跨境電子商務、金融互聯網+等領域的突破創新,實現實業與地產的良性互動。
佈局海上絲路
四是結合雙方在樞紐港、支線碼頭和駁運網絡的資源優勢,搭建覆蓋長江經濟帶、珠三角的江海聯運港航體系,並經過完善海外佈局,致力於搭建連接東南亞、歐洲等區域的港航網絡體系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供應鏈管理平台。
最後是順應全球裝備製造業的發展趨勢,通過持續優化船舶修造及海工資源的配置,加強研發設計,實現產業的不斷升級,在裝備製造業的細分領域中取得行業領先地位。
交銀國際交通運輸及工業行業研究主管鄭碧海指出,不同於中遠和中海的重組,此次將中外運長航併入招商局,明顯是“大吃小”,在情理之中。但他認為,從中遠和中海的做法有跡可循,重組會將個別公司的角色突出,惟最終仍待整體細節出台才有定論。
另外,中外運長航旗下本港兩家上市公司中國外運(00598)和中外運航運(00368)昨日亦發通告指,母公司中國外運長航以無償劃轉方式整體劃入招商局,成為招商局的全資附屬公司,而公司將因此成為招商局的上市附屬公司。重組後,中外運長航仍為公司控股股東,國資委則繼續是最終控制人。
事實上,早在今年9月,就已傳出招商局與中外運長航重組事宜;至11月,已有消息指,兩者合併將是招商局兼併中外運長航,讓其成為其二級公司,再在內部進行業務優化整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