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针对熔断机制的诸多争议,监管层昨日盘前做出表态。中国证监会表示,熔断机制发挥了一定的冷静期作用,但A股对新规则要有一个适应过程。“未来将根据实际运行情况,不断完善相关机制”。在官方维稳喊话后,大盘虽然全天剧烈震盪,但收跌幅度仅为0.26%。值得注意的是,资金借道沪股通抄底的迹象明显,昨日净流入额创一个月新高。
熔断机制实行首日即遭触发,沪深300指数周一午后两次达到停牌红线,最终于13时33分提前收盘。在不足两个半小时的交易时间里,大盘合计跌去4.24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平均每秒蒸发市值5.08亿元。
中证监昨日盘前喊话,首先肯定了熔断机制的作用,称其主要功能是为市场提供“冷静期”,避免或减少大幅波动情况下的匆忙决策;抑制程序化交易的助涨助跌效应;为应对技术或操作风险提供应急处置时间。“从周一的市场情况看,熔断机制发挥了一定的冷静期作用,对于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具有积极意义”。
A股续波动 震幅逾4%
但与此同时,中证监也坦言,引入指数熔断机制是一项全新的制度,在中国还没有经验,市场对新的规则有一个逐步调整适应的过程。从境外经验看,熔断机制的完善不是一步到位的,也没有统一的做法,需要在实践中逐步探索、积累经验、动态调整。“我们将根据熔断机制实际运行情况,不断完善相关机制”。
目前外界对熔断机制的诟病,主要涉及两个方面。首先,两个熔断阈值(5%、7%)的幅度设定过于狭窄,容易诱发市场出现“磁石效应”,使得沪深300指数更快地向临界点倾斜,最终导致投资者踩踏惨剧。其次,熔断机制最早起源于美股市场,但A股同时具有“T+1”交易机制、个股涨跌幅限制,这种制度组合的合理性值得商榷。
昨日A股低开3%,沪深300亦跌2.5%,但在权重板块带领下指数快速冲高。午后开盘,大盘一度大幅跳水,但在抄底资金支持下,临近收盘再度收窄跌幅。据外电援引知情人士透露,国家队疑似上午入市扫货蓝筹股,买入板块包括内银及钢铁等股。
截至收盘,沪综指报3287.71点;深成指报11468.06点,跌1.36%;沪深300指报3478.78,涨0.28%。两市全天共成交8115.41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大幅放量近四成。
沪股通净流入16亿近月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有资金借道沪股通抄底A股。昨日沪股通净流入骤增至16.21亿元,创一个月新高。当日额度剩馀113.79亿元,馀额佔比为88%。按照过往规律,A股每次出现大跌之际,沪股通资金就大举买入。大盘跌幅越大,次日资金流入额度也越大。完成抄底后,A股均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涨幅。
从成交额来看,昨日沪股通成交金额排名前十的个股分别为中国平安、伊利股份、宇通客车、贵州茅台、中炬高新、恆瑞医药、中国建筑、民生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
星石投资总经理杨玲指出,周一A股暴跌主要是多方面不确定性因素的集中释放,但市场发生持续暴跌重回股灾的概率不大,短期来看大概率还是会延续震盪盘整的走势。事实上,近期利淡因素多为短期影响,对市场的实质冲击并不大,监管层大概率会通过“窗口指导”等方式进行预期管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