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走亲戚 / 九 木

  前几天,趁着过年的热乎劲,我把微信圈里的亲人拉在一起,建立了一个名为“家”的群,几天过去,群在壮大,不禁感慨现代科技的好,能语音能视频,千里之外的温暖瞬间传送。资讯沟通亦十分方便。上次公众号中说到妈的老家,马上就有侄女为我更正,说:“大姑,咱们家是官道不是观里。”呵,我把这两个相邻的地方搞混了。

  中国民间有个说法,叫“走亲戚”,可见这亲戚是要走的。只是现在的走,多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有了电话,信不用写了,有了网络,又不用电话了。

  留下印象的走亲戚,还是早年用腿脚的走。

  逢年过节,大人牵着孩子,簇新的衣服走起路来哗哗响,提着红纸加封的果子,或者??盖了毛巾的竹篮子、条笆斗,装着油炸麻花或萝蔔丸子,去亲戚家找一顿好的吃喝,临回来,羊角蜜换成了大金果,麻花丸子换成了麻叶?子。

  在那座城市,我们家却没有亲戚可走。亲戚在千里之外。

  妈看透我们的小心思,便打点了让我们去走我们称为“大姨”的保姆家。大姨在妹刚生下来那会儿就来当我们的保姆了,爸妈在外忙工作,整个家都交给大姨,我们兄妹和大姨在一起的时间比父母多。一九九六年,大姨去世,我写了一篇关于大姨的文章在报上发表,我的一位老师看到,特地写了一封信来,从那封信中,我看出了大姨身世的不平凡。

  大姨母性十足,对我们兄妹,像对待自己的孩子。如果不是“文化大革命”,大姨会在我家一直呆下去,我妈早就说了,要为大姨养老。但“文革”开始不久,就不让再用保姆了,大姨依依不捨地离开了住了十年的家。

  去大姨家走亲戚的主要内容,是看望大姨的娘,我们叫她姥姥。姥姥住在亳州城关镇附近的一座大杂院里,依靠大姨的工资生活。

  姥姥亦善良,看长相,年轻时一定俊美。平时父母工作疏忽的那些小关爱,我们在大姨和姥姥那里都找补了回来。有了大姨一家,我们也有了亲友团:大姨在新疆工作的妹妹──小姨──偶尔在年节时回来,还带着她的孩子。小姨穿着双排扣的列宁装,说着满口的普通话。大家热热闹闹,新衣,新鞋,女孩头上别着红绒花,男孩口袋里装着洋火炮,我们理想的走亲戚,大抵是这样的。

  大姨离开我家之后,经人介绍和一个机械厂的退休工人成了家,我们又有了姨丈。姨丈的前妻病逝,留下三个孩子,大姨承担了全部的家务和养育孩子的重担。这样逢年过节,我们不仅走姥姥家,还走大姨的新家。后来我们这一代都有了自己的孩子,又带着孩子继续走。姨丈养家餬口不易,我们都是带着年礼过去,说说话就走,绝不在大姨家吃饭。

  后来,姥姥、大姨、姨丈相继去世,走动渐少,只是偶尔在大街上碰到大姨带大的子女,便寒暄。没有了大姨,来往像去了主干的树,再枝枝杈杈,毕竟摸不到主脉了。 
 
  而我远在胶东半岛的自己的亲外祖母,走动一次却十分不易。回一次老家,没有十天半月的时间完不成所有的路程。

  那时交通不便,乘车从安徽亳州到胶东半岛,大约需要两天一夜。因祖父祖母去世早,我压根没有见过,所以每次回老家,父母首先要带我们去看外祖母。住下之后,把本家的,前?的,后夼的亲戚走一遍,又过去了三五天。然后就是去爸爸的老家。

  不到百里的山路,换乘多种交通工具,先是马车,然后是独轮车,最后是骑马,有时是骡子,才辗转到了叔叔家。一般是爸爸牵马步行,妈骑在马背上,身后是我和哥分装在两个搭篓里,这种走亲戚,我和哥兴奋至极。

  记得有一次,马不肯过河,我和哥便被卸下来,妈牵着绳在前面拽,爸在后面用皮带抽,耗费了不少时间,才过了河,记得到了叔叔家时,天已经黑透。

  把叔叔这边前?后夼的亲戚都走一遍之后,再分别去另外的村庄看大姑和二姑。记得到二姑家时,圈养的一头猪因突遭生人来访,受了惊吓,冲出院子在村庄里狂奔,爸和妈征尘未洗便与大家一起追猪,我和哥好奇也跟?瞎起哄。当晚吃的啥,大人说的啥已全然不记得。只记得第二天醒来,睡在一个陌生的山村的火热的大炕上。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