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克强总理3月5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NPC)作了政府工作报告。一如预期,政府将2016年增长目标降至6.5-7%区间(而2015年的GDP增长目标为“7%左右”,2012-2014年的目标是“7.5%左右”)。\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 朱海斌
从稳增长及结构性改革角度来看,年度增长目标的进一步下调并不出人意料。政府工作报告将2016年的增长目标区间定于6.5%-7%,考虑到了经济再平衡的背景,以及对稳定市场预期的需求。总体而言,6.5%-7%的增长被视为能够支持今年相对稳定的就业增长(值得一提的是,在下调今年GDP增长目标的同时,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的目标没有改变,仍然保持在1000万)。
在稳增长、经济再平衡和控制系统性风险等主要宏观目标中,稳增长将是今年的首要政策目标。特别是与去年“7%左右”的增长目标相比,今年的6.5%-7%增长目标将更有约束力,也就是说,将有更重大的政策支持确保今年的增长率不会低于6.5%。
强调解决产能过剩
同时,在结构性改革和经济再平衡方面,政府工作报告突出强调了降低过剩产能、推进简政放权、鼓励创新和提高生产率,特别是突出强调了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包括钢铁、煤炭等主要行业。第一、这些行业的新增产能应该严格控制,有序退出过剩产能;第二、关于“殭尸企业”的处理,可以採取各种办法,包括兼併重组、债务重组,甚至破产清算;第三、中央财政安排1000亿元(人民币,下同)专项奖补资金,重点用于职工分流安置。估计产能过剩行业中减少5-10%的过剩工人,每年会使约150万工人下岗,将需要约2000亿元提供失业保障、技能培训和再就业帮助。因此,专项资金的规模表明(假设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各分担50%)政府对改革步伐相当严肃。
在金融改革上,报告中提到了适时启动“深港通”,但没有提到IPO制度由批准制改为註册制的改革,暗示后者可能不会在今年实施。
赤字目标或再提高
在财政政策方面,预计未来几年内财政赤字目标有可能进一步提高。2016年预算赤字目标设定在2.18万亿元(GDP的3.0%),而2015年的目标预算赤字为1.62万亿元(GDP的2.3%)。2016年预算赤字目标包括中央政府的财政赤字1.4万亿元(而2015年为1.12万亿元),地方政府的赤字目标为7800亿元(而2015年为5000亿元)。
另外,中央宣布今年还有4000亿元的地方专项债券,这是今年为地方政府融资提供额外支持的替代方法(除3%的预算赤字目标之外)。扩大的财政赤字将用于降低企业税负、进一步扩大服务行业增值税改革以及支持政府投资项目。工作报告估计结构性减税措施今年将为企业和家庭减税5000多亿元。
最近市场猜测中国政府是否会宣布今年高于3%的财政赤字目标时,笔者相信提高3%红线的政治程序需要时间,因此,2016年不太可能发生。不过,在未来几年中,可以看到有空间将财政赤字率扩大到4%,甚至更高水平,因为更高的中央政府赤字,将有助于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同时,对于2016年实际的财政政策实施,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预算外财政支出。总括而言,今年总的财政赤字将在GDP的9%左右,与2015年的数字相似。
政府工作报告重申了“稳健的”货币政策,但有适度的灵活性。2016年的M2增长目标设定为13%(而2015年的目标为12%)。工作报告首次明确设定了13%的社会融资规模(TSF)目标(2015年实际增长率为12.4%)。工作报告中还提到,央行将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公开市场操作、政策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等)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并降低融资成本。
货币政策偏向宽松
预测中,2016年货币政策将继续宽松。2016年全年CPI通胀估计为1.8%,远低于公布的目标。另外,预计2016年PPI将基本保持在通缩范围内。因此,通胀不会成为今年货币宽松的限制。除了上周准备金率下调50个基点外,预期全年还将有3次准备金率下调。同时间,二季度会有一次政策利率下调的可能性,而今年7天逆回购利率亦会下调50个基点。
此外,预计2016年银行贷款增长率将在14.5%左右(2015年为14.3%),新增贷款为13.5万亿元(而2015年为11.7万亿元)。在社会融资规模(TSF)趋势方面,此前已经提到由于地方政府债务置换计划的扩大,社会融资规模(TSF)近几个月已经有所偏差。如果根据地方政府债务置换的影响进行调整,则1月实际社会融资规模(TSF)增长率(按存量计算)已提高到14.5%(年比)。从这个角度看,假设今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LGFV)债务置换计划进一步扩大约4万亿元,则调整后的社会融资规模(TSF)增长率将进一步提高到同比15%左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