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八月外贸数据表现优于预期。按美元计价,当月出口降幅四个月以来最小,跌2.8%;进口升1.5%,更是自2014年10月来首次转正。分析认为,内需好转及去年同月基数较低令当月进口转正;出口改善是受惠人币贬值及主要外需市场经济改善,认为中国经济基础面没有想像中差,出口的表现也趋向稳定。而中国海关提供的八月外贸出口先导指数也较上月回升0.9,预示四季度出口压力有望减轻。另外,以美元计八月份从本港进口环比大跌五成,拖累累计升幅由首七个月时近1.3倍,收窄至首八个月的1.1倍。
按人民币计价,八月进、出口分别升10.8%及5.9%,也优于此前市场估计分别升0.7%及2.9%的预期。市场此前预期美元计价的进、出口分别跌5.4%及4%。当月实现贸易顺差520.5亿美元或3460亿元人民币。
受惠人币贬值外需復甦
中国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指出,八月进出口双双提升有人民币贬值带来的兑换增值。在进口方面,大宗商品价格反弹客观上支持进口回升;在出口方面,国务院支持外贸回稳向好的政策初见成效,对韩国、中国台湾等地出口回升也意味着国际市场初显回暖迹象。恒生银行高级经济师姚少华表示,中国对欧盟出口从七月下跌3.7%,在八月转为上升2.4%,对美国、东盟、日本等的出口均有反弹,仅对香港跌幅加深,显示外需有所復甦。
首创证券研发部总经理王剑辉认为,内需改善的可持续性正在增长,潜力正在扩大,显示中国政府振兴经济方面还是做得较好;出口经过过去三年来的下降调整,基本达到均衡的位置,目前水平跟2013年的每月月度平均水平接近,目前可能已处于阶段性底部区域,“虽还不能说出口景气转好,但还是比较稳定的”。
不过,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研究院首席宏观研究员赵庆明则认为,八月出口改善主要是季节性因素,外需已进入欧美销售旺季之前的进货期。进口大幅增长则与大宗商品价格回升有关,内需并无明显改观。
出口先导指数上升0.9
前瞻指标呈正面。上月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录34.7,环比提升0.9,显示四季度中国出口压力有望减轻,同期,中国出口经理人指数录38.7,回升1.8;新增出口订单、经理人信心等指标分别回升2.1和2.1,至38.4和44.5,企业综合成本指标则微降0.1至27.9。交银金研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学智预期未来数月中国进出口增速有望呈现正增长势头,惟全年以美元计价的进、出口增速或仍将为负,但进口降幅料低于去年。
今年七月进、出口分别大跌12.5%及4.4%,令今年前八月进、出口仍分别跌9%及7.1%(美元计价表现),势将拖累全年数据表现。恒生银行高级经济师姚少华表示,该行已将全年中国出口及进口增长预测分别由之前估计的-1%及-3%,调低至-5%及-6%。
申万宏源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估计,三季度经济下行压力大,但由于国家启动了保增长政策,对经济增长不用太悲观,6.7%的增速还是可以期待。
另外,以美元计八月份中国对本港进出口总值约246亿美元,环比及同比分别下跌9%及16.3%。累计今年以来,内地对本港首八个月进出口按年减少3.5%,其中出口跌7.3%,而进口则升1.08倍,但后者升幅明显较首七个月时近1.3倍有所收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