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央行在报告内指出,未来一段时期中国经济将保持平稳向好,稳中有进的态势,但当前经济运行中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以往依靠外需和地方政府主导高投资的增长模式面临转型,但新的强劲增长动力尚待形成,经济运行住往呈现脉冲式的小幅和反覆波动特徵。在近几年大幅度增加槓桿后,经济可能将在较长时期内经歷一个降槓桿和去产能的过程。房地产和地方债等问题比较突出。
央行在报告内关注,房地产、地方政府性债务等问题比较突出,资源环境约束也明显加大,结构调整和转变方式的任务十分艰巨。央行称,经济结构很大程度上决定金融结构,地方主导的高投资模式以及资源向房地产等领域集中,可能对其他经济主体特别是中小企业形成挤出,容易加剧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结构性问题也影响总量政策发挥效果。
本季CPI料上行
消费价格方面,价格形势虽基本稳定,但消费价格平稳运行的基础还不很稳固,对不确定变化需密切关注。报告分析,一方面,当前外部经济尚未出现明显好转,加之美联储可能逐步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大宗商品价格总体较为稳定,国内工业生产能力充足,粮食丰收基本定局,都有利于价格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
但另一方面,受劳动力、服务、租金价格存在上行压力等影响,消费价格平稳运行的基础还不很稳固,物价对总需求变化比较敏感,需求扩张对物价的压力有增大的趋势。近期受经济回升推动,PPI(生产者物价指数)降幅趋于收窄,加之有基数效应的影响,四季度CPI(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比涨幅也可能上行,从而对通胀预期产生影响。
央行又忧虑,美国退出QE预期增强、国际资金流动逆转将触发部分亚洲新兴市场动盪。报告指出,近期部分亚洲新兴市场经济体金融市场已出现波动,其深层次原因是部分新兴市场经济体基本面脆弱。虽然总的看目前多数亚洲新兴市场经济体基本面尚可,风险总体可控,亚洲地区爆发大范围危机的可能性较小。但为避免量化宽松政策的退出给新兴市场经济体带来负面溢出效应,央行建议,发达经济体特别是主要储备货币发行国应提高政策的透明度和可预见性,加强与市场的沟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