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20日在国新办举行的吹风会上表示,土地制度是国家的基础制度,改革要坚持原则、分类推进,既要保证城镇化的稳步推进,也要保证农民的基本生活不受冲击。
杨伟民说,土地改革必须坚持三个原则:一是守住底线,这当中既包括不搞私有化,也包括对18亿亩耕地红线坚持用途管制原则,决不能在流转过程中把农地都变成建设用地;二是问题导向原则,发现问题就解决问题;三是试点先行原则,但各地不能一哄而上,搞颳风式的试点。
“不同类型的土地,改革的方向和重点也是不同的。”杨伟民说,对于承包地经营权,是在坚持保护耕地的前提下,赋予农民对承包地的佔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地经营权的抵押担保权能;对于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则需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允许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至于宅基地,则是选择若干试点,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
杨伟民还指出,《决定》强调要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但对农民而言,地和房子就是最重要的财产权,因此在推进土地制度改革的过程中,一定要慎重,既要有利于城镇化的稳步推进,又要保证农民基本的生活权利不受冲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