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综合人民网、中新网、新华网报道:近期,湖南、广东、四川等地婴儿在接种深圳康泰公司生产的乙肝疫苗后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截至23日,已出现7例死亡病例,其中广东11月至今已发生4例疑似死亡案例,除了已公布的深圳案例外,中山、江门和梅州亦有婴儿死亡。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国家卫生计生委日前宣布,全面暂停使用问题疫苗,并调查婴儿死因,被民众质疑要等到发生第四宗死亡个案后才展开调查,“后知后觉”。
这一事件的曝光是从湖南省婴儿接种疫苗死亡开始的,随后,广东、四川陆续出现类似病例。其中,湖南省常宁市、衡山县、汉寿县共有3名婴儿在接种乙肝疫苗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常宁和衡山的两名婴儿死亡。据报道,初步相信其中6例为疑似病例,仍在等待调查结果,另外一例与疫苗接种无关。
验尸报告需时一个月
广东省疾控中心23日证实,11月至今,中山、江门、深圳、梅州等地先后发生4例类似死亡病例,而四川死亡病例情况则不详。在7例死亡病例中,有6例死因尚在调查中,需验尸报告出来后才能确定,一般需要30个工作日。其中中山病例,广东省疾控中心副主任邓惠鸿表示,经中山市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调查,诊断结论为重症肺炎,与疫苗接种无关。
当局疑未及时叫停
12月20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和国家卫计委联合通知,决定暂停使用深圳康泰公司生产的全部批次重组乙型肝炎疫苗产品,并深入调查婴儿死亡原因,进一步对药品生产企业进行检查,对疫苗产品品质进行检验。
事实上,早在12月13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已发出通知,暂停使用康泰公司的两个批次问题乙肝疫苗,当时这些疫苗已销往广东、贵州、湖南三省。然而这一通知发出后仅过了4天,深圳又发生了疑似“疫苗致死”案,不少市民质疑,如果在湖南发生两例疑似“疫苗致死”后就全面叫停,17日的悲剧很有可能避免,但遗憾的是,当时有关部门还是心存侥幸,将嫌疑仅仅锁定在其中两个批次,没有对已经出现重大嫌疑的康泰公司採取更全面的检查,才会导致“疑似悲剧”再一次发生。
京购36万疫苗已付粤
另据本报记者王一梅深圳二十三日报道:目前,广东省已经暂停接种深圳康泰生物製品股份公司生产的全部批次重组乙肝疫苗,并且向北京天坛生物製品股份有限公司紧急採购了145万支疫苗,记者了解到,今天从北京空运的36万支疫苗到达广东,深圳能分到33300支,今天晚上将下发到全市10个区的接种点。
深圳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主任张世英表示,龙岗区疑似预防接种死亡的新生儿属于剖腹产,注射第一针疫苗后两三分钟内出现呼吸困难、紫绀等症状,最终诊断肺出血和窒息死亡。该新生儿肉眼所见正常,目前还不清楚新生儿本身有无基础性疾病,尸检的结果约一个月时间才会出来。
据深圳市疾控中心统计,该批号的乙肝疫苗是今年10月8日进入深圳的,龙岗区疑似预防接种死亡的新生儿所接诊批次的疫苗在深圳供应的总共为60300支,目前已全部发到深圳10个区的接种点,已接种该批次疫苗的人数为24753人。
================================

“杀婴疫苗”投资商疑有前科
涉案疫苗全都由深圳康泰生物公司生产。据了解,该公司是内地较大型的乙肝疫苗生产商,市场佔有率达50%以上。目前,康泰生产的疫苗虽已暂停使用,但涉事批次疫苗流向和批次至今尚未公布,加上涉事公司老闆被爆曾造假疫苗,令民众忧心忡忡。
人民网根据媒体披露内容指出,康泰创立于1992年,最初设立的目的是作为卫生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平台,康泰2003年就完成了股份制改造,计划上市,然而直到2008年,康泰尚未实现上市。
2009年开始,康泰5大发起人中的4家,即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上实医药旗下的上海华瑞投资、湖南高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和交大昂立皆已退出对康泰的投资。目前,深圳瑞源达投资公司为其主要投资者,持股比例超过76%。据媒体报道,深圳瑞源达实际控制人杜伟民控制的另一疫苗生产厂家江苏延伸生产的疯狗症疫苗曾因造假被国家药监局勒令停产整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