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A股今年熊去牛来 创业板主板冰火二重天

  2014年被看作是中国深化改革的新元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诸多改革议题,将由憧憬期步入落地阶段。对于A股市场而言,则要面对自身制度改革,及宏观经济转型的双重变量。行情展望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整合去年底各家券商观点,改革影响成为判断今年大盘走势的关键,A股俨然已经走到了牛熊分界的岔路口。

  在唱好今年A股走势的券商阵营中,中金公司最受外界瞩目。该行董事总经理梁红博士表示,2014年乃至之后的中长期时间中,A股市场即将反转,而并非短暂反弹。预计2014年代表A股的沪深300指数有望实现约20%的收益。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中金4年来首次强烈看涨大盘。

  料有二成上升空间

  更加乐观的券商则是国盛证券,该行董事长裘强日前在发表题为“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演讲时,直接喊出了“中国股市迎来第五轮大牛市”的豪言。他认为A股今年大涨是大势所趋,“中国股市已经站在了新一轮上涨的起点期,A股平均四年一个轮迴,所以说从时间上我们预测,中国股市又到了新一轮上涨的起点期。”

  裘强进一步解释称,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了股市上涨的活力,此次改革为股市的发展创造了新的环境。未来的时间内,市场的热情将很难消退,后期将形成不同板块轮番上涨的局势,相关的板块和个股的市场价值将重新被发掘,同时新兴热点也将层出不穷。未来随?各个具体领域的改革落实,A股轮番上涨的走势将是大概率事件。

  值得关注的是,基于对十八届三中全会传递出来的改革信息看好,外资券商争相调高对A股市场的预期。高盛高华预计,不仅盈利增长推动A股指数,而且因改革信心逐步增强,估值也有望小幅上升,12个月动态市盈率从当前的9.2倍提升到9.9倍。“2014年底沪深300指数将达2880点,上行空间19%。”

  短期需警惕改革阵痛

  然而,改革所带来的短期阵痛,成为了“看淡派”券商的主要逻辑。其中安信证券对今年市场最为悲观,在该行发布名为《股指东南飞》的年报中,隐晦的点出2014年A股创新低可能性很大。新任首席策略分析师吴照银表示,改革必然是先破后立。经济体制改革、国企改革等改革重头戏的推进,将给股市带来短空长多的影响。

  该行表示,目前成长股盈利的持续性非常值得怀疑,尤其是电子等行业的盈利情况。并特别指出,目前大多数成长型企业是依附于主导产业的生产性服务业,主导企业盈利下降,对这些企业的冲击将会非常大。其次,未来流动性会进一步收紧,成长股估值则会随?流动性收紧大幅下降。最后,随?IPO开闸、优先股启动时间点明确,2014年股票供给将大幅增加。

  此外,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学家范剑平也对A股前景持有悲观态度。他直言称,2014年中国股市不会有大牛市!“由于科技储备不足,难以推动科技升级引领的中国经济升级。”

  关注国企改革板块

  板块配置方面,几乎所有券商都将关注重点放在了改革主题。申银万国表示,A股今年依然充满?结构性机会,新兴成长类的题材概念股在调整后有望重新迸发。投资者可聚焦国企改革、破除垄断、安全建设、生态变革、网络创新等五个方面。

  国泰君安则建议关注两条与改革有关的投资主线:一是国企改革,二是对产能过剩行业的治理。但中金公司独闢蹊径地提出:“2014,以地产开局。”建议在低迷的市场中逐渐布局三类行业:地产板块及地产产业链上的建材、钢铁;大众消费品行业:家电及食品饮料等;金融中的券商和保险。

=========================


创业板主板冰火二重天

  2013年的内地股市“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代表新兴行业的创业板指数几经波折,最终跑出了超预期的结构性牛市;传统周期性板块则全年缺乏亮点,拖累主板步入熊市迷途。如此罕见的分化走势背后,蕴含的是中国经济转型的歷史性机遇。

  截至去年底,创业板收报1304.44点,与2012年底的713.86点相比,累计上涨82.73%,远超同期纳斯达克37.68%以及道指25.75%的全年涨幅。

  经济转型成长股最靓

  另一边厢则是“熊冠亚洲”的沪综指表现,去年累计下跌6.75%,在日经指数创40年新高的当下显得尤为扎眼。即使是放在全世界来看,仅有巴西、土耳其等少数市场的跌幅能与之比肩。

  内地股市“牛熊双城记”的故事,折射出宏观经济转型的大趋势。新一届政府上任以来,经济结构调整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货币政策的转向让市场感触颇深,与此相伴的还有落后产能的加速淘汰、国企国资改革落地、利率市场化的推进……

  在此背景下,蓝筹板块开始展现疲态。就在去年12月底的时候,内银股全面进入“破净时代”。除宁波银行、民生银行及工行以外,其馀十三隻A股上市的银行股价均低于净资产值。内房龙头“招保万金”全年跌幅在12%至40%之间。

  政府对于新兴产业的支持则为股民提供了投资方向。据证券时报统计显示,截至去年底,152隻个股年内涨幅超过100%,主要集中在成长性较为显著的行业。其中信息服务业合计37隻,佔比超过24%。

  分析指出,场内有限的存量资金无法支撑市场整体行情,因此投资者更愿意高价追逐容易走出独立行情的成长股。而对于今年的走势,申万在年报中指出,成长股仍是中长期重点投资方向,待年报业绩风险释放,高估值成长有望重新出发。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