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拆建凶猛 文化之哀

  2012年初,位于北京总部胡同24号院的林徽因、梁思成故居因未取得文物身份,遭遇开发商违规拆除,此事件作为一起具有代表意义、标本价值的毁坏文物案件,让名人故居保护问题再次引起广泛关注。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妇在此居住的6年,发现了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好的石拱桥──河北赵县的隋代赵州桥、世界上现存最高的木构建筑──山西应县的辽代佛宫寺木塔,这是两人对中国建筑史及文物保护作出重要贡献的时期。

  以著书《城纪》纪录北京古城变迁和古建命运的新华社记者王军表示,过去由于过分依赖使用功能,文物价值未被重视,大量优秀近现代建筑在城市经济建设过程中消失。参与过多次名人故居的保卫战的王军还表示,“北京的名人故居拆掉的远比被保护的多得多”,城内现有的308处较为知名的名人故居中,保护较好的只有74处,不到总数的四分之一。

  即使是此次入选西交民巷近代银行建筑群的“户部银行旧址”,也曾在拆与留中挣扎良久。“户部银行旧址”曾是工商银行的营业网点,2006年被撤销时,由于没有文物身份,曾一度面临拆除的窘境。这座“折衷主义”风格代表建筑如今大门紧锁、外墙落魄,当作工商银行一间仓储库,少人问津。在此生活了十多年的老住户,竟也不知道身边的“储蓄所”是歷经沧桑的“国保”。

  民盟西城区委的调查曾指出,“上世纪90年代,西城区拟定的58处优秀近代建筑中,能辨认原貌的仅存11处,大部分或被修改原貌或被完全拆毁。”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