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送走指数巨幅震荡的2013年,公私募基金的成绩也在本周初见分晓。在2013年的创业板牛市和结构性行情中,是资金雄厚、操作稳健的公募基金经理更具眼光?还是船小好调头、操作灵活的私募管理人棋高一筹?根据公募股票型基金和阳光私募的业绩排名榜,我们将为投资者盘点两类基金在2013年业绩“排名战”中的优劣势。通过公私募基金四大环节“论剑”,我们将同时揭晓,震荡市里那些眼光最为独到的“基金牛人”。
整体对决
公募平均收益:16.21%
私募平均收益:11.04%
论剑结果:公募业绩首超私募
2013年,大盘指数依然萎靡,但是创业板单边向上的牛市行情,以及自贸概念、移动互联行业等轮番发力的市场热点给公私募基金经理们送来了大显身手的机会。尤其让人意外的是,连续多年跑输私募的公募基金们,在去年的结构行情中却表现出了比私募更加灵活的投资策略,并成为了创业板牛市行情的最大赢家。
首先,从整体情况来看,公私募基金的平均收益都远超大盘。2013年,沪指的跌幅为7.56%,深成指跌幅为12.25%,疲弱的大盘只能让股民“累觉不爱”,但是公私募基金的表现却让基民“喜大普奔”。同花顺的统计数据显示,以A股为投资标的的490只主动偏股型基金,去年全年的平均收益率竟然高达16.21%,超越上证指数近24个百分点。其中,475只产品跑赢大盘,占比高达96.94%;取得正收益的产品也有443只,占比超过了9成。单位净值增长率超过30%的基金为76只,占比15.51%。
阳光私募基金方面,商报统计显示,成立时间超过一年的1476只私募产品,去年的平均净值增长率为11.04%。其中,净值收益为正的产品为1120只,占总数的75.88%;净值收益率超过30%的产品为184只,占总数12.47%。
再对比公私募基金各自的情况:从平均收益、正收益产品占比、高收益产品占比3项指标来看,公募基金可谓“完胜”。而这也是自2007年牛市行情以来,公募基金首次全部超越公募基金。
冠军过招
公募冠军:中邮新兴80.38%
私募冠军:创势翔1号125.55%
论剑结果:私募摘得六连冠
和奥斯卡中男女最佳主角一样,“收益冠军”也是公私募业绩排名战中争夺最为激烈的一大奖项。从历年的表现来看,受股票仓位和产品配置的限制,公募基金产品都很难出现业绩巨幅增长的“大黑马”。2013年,业绩收益冠军再度“花落”私募,这也是自2008年以来,私募派第六次拿下这一奖项。
去年,在公私募基金近2000个产品中,由黄平担任基金经理的创势翔1号以125.55%的收益一骑绝尘,也是两派基金中唯一实现收益翻番的“大黑马”。昨日,黄平在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创势翔的投资思路主要是偏向高成长的创业板和具有价值重估的个股,在上行市以成长股为主;震荡市和下行市,以价值重估股为主,近半资金用来做短线。创势翔这一操作风格在去年市场中得到了最大的发挥:去年上半年,由于重仓掌趣科技、乐视网等牛股,创势翔1期在去年5月就实现了88%的收益率。6~7月份开始大幅度减仓创业板股票,仅保留少量重组股,这使得该产品在接下来创业板大跌的过程中逃过一劫。
今年公募基金的“冠军产品”则是中邮战略新兴产业(简称“中邮新兴”),其以80.38%的收益力压所有公募产品(包括股基、货币基金和债基),成为了公募中的净值增长“冠军”。和私募产品相比,中邮新兴的收益率只能排到第四位,但这已是最近六年以来公私募冠军收益差距最小的一年。
明星之争
公募明星:天弘基金一战成名
私募明星:徐翔拿下业绩榜眼
论剑结果:“互联网产品”逆袭
王亚伟等明星基金经理的“私奔潮”,让公募基金公司不再热衷于培养“个人英雄”。同时,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到来,则让基金公司们纷纷将注意力转将向了“互联网产品”。
2013年,如果非要在公募推选出一个明星,那么最具代表性的不是人,而是一家基金公司——天弘基金。天弘基金的“袭逆”只用了半年时间:在去年上半年,它的规模排名还在第50位。是淘宝帮助天弘基金完成了逆袭。统计显示,与天弘基金与淘宝共同打造的的“余额宝”,其客户数已经达到4303万人,规模为1853亿元,客户数量已占整个公募基金开户数的大半江山。这也是在旧的游戏规则下,传统意义上的公募基金产品从未取得过的成绩。
与公募不同,“明星效应”依然是私募界最好的“金字招牌”。按照年收益率排名,位居前三的基金产品则全部来自于私募界。紧随创势翔之后,张云逸执掌的“鸿逸1号”以97.62%的收益率,夺得了基金界的亚军。张云逸告诉商报记者,2013年投资能获得成功,选对行业占了50%,而TMT、医药、消费则是他最看好的领域。“我的胜利来自于对选股的重视,以及对风险的控制。”张云逸说,在每一次阶段震荡时减少回撤甚至不回撤,是他今年一直奉行和坚守的原则。
“私募一哥”徐翔则带领“泽熙3期”坐上了2013年的“榜眼”位置。泽熙内部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徐翔在技术面上的凌厉表现,再加上近40人的调研团队,这是泽熙的两大“法宝”。
公私情仇
公转私:“私奔”浪潮未退
私转公:公募状元来自“江湖”
论剑结果:英雄不论出处
除了业绩PK之外,公私募之间的恩怨情仇还包括了“人才的争夺战”。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先后从公募机构辞职的基金经理有华夏基金副总经理刘文动、嘉实基金投资部总监明星基金经理刘天君、交银施罗德史伟等十余人。“相对而言,私募的操作更为灵活和独立。”由公募转向私募的管理人李先生告诉商报记者。
“公转私的基金经理已经成为了私募界最强的一支队伍。”钱景财富基金研究中心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2月17日,公募派2013年以来的平均收益率为16.52%,紧随其后的是其他金融机构派,收益率为14.13%,券商派和民间派都在10%以上,仅媒体派的收益为9.58%。
尽管在“人才争夺战”中一直处于劣势,但是今年公募基的冠军却来自于“私募江湖”,这让公募扳回了一局。2013年,中邮新兴以80.38%的净值增长率夺得公募冠军,其管理人任泽松在进入中邮之前,则是一家私募公司(北京源乐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员)的研究员。
Wind数据显示,2013年前三季度,中邮新兴连续持有的十大重仓股中包括了旋极信息、国瓷材料、汉鼎股份等涨幅超60%的创业板个股。“任泽松非常善于炒作题材概念股,而且操作的风格也是胆大激进型的。”任泽松曾经的一位同事说,任泽松本身的能力再加上2013年热点炒作的环境,这是中邮新兴坐上冠军的主要原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