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中国地方债超过中央债

  近日公布的中国债务情况,在未有失控中却有不少严重问题,摸清底后便应果断出台整治政策。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2012年底中国全社会债务报告,四大部门的债务总额及对GDP比率分别为:住户16.1万亿元(31%),非金融企业58.7万亿元(113%),金融企业9.1万亿元(18%),政府27.7万亿元(53%),中央及地方各为7.7及19.9万亿元,全国总债务111.6万亿元为GDP的2.15倍。报告认为中国的槓桿率已很高必须降低,对非金融企业及地方政府的债务更须加多注意。

  中国的总债负可谓不高不低。如与美英的逾三倍,和与日本单是国债便逾两倍相比并不高。但这比率也显示了对非金融企业及地方债务须特别留意,有必要更仔细研究其还债能力及违约风险等问题。在地方债方面,国家审计署的最新公布提供了到2013年六月底的资料。在2013年八至九月期间该署审查了中央、省、市、县及乡镇等五级政府的债务,包括了必须偿还债务和或然债务,后者则包括了担保债务和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公布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在必须偿还的必然债务方面,地方的(10.9万亿)稍高于中央的(9.8万亿),超出约一成多,但或然债务方面地方的(7.0万亿)则远超中央的(2.6万亿)达一倍多。有两点更值得关注:一是地方原来不能自行发债,但近年因放宽了监控而致地方债务急升至17.9万亿,超过了中央的12.4万亿。二是地方举债能力不足,要在直接借贷外更多依赖或然债务。过去地方是被禁止为借贷作担保的,显然监控松懈乃地方债急升主因。

  (二)在各级地方政府中,必然债务主要集中于市县两级,共达8.8万亿佔总额约八成。或然债务却集中在省级,达3.4万亿佔总额约五成。这反映了地方政府运作的重心层次所在。

  (三)举债主体方面,必然债务中地方融资平台有4.1万亿(佔近四成),部门3.1万亿(佔近三成),事业等单位2.4万亿,国企1.2万亿。或然债务中平台有2.9万亿(逾四成),部门1.0万亿,事业等单位2.2万亿,国企1.9万亿。显然佔约四成的平台乃举债主力,而这集资渠道的透明度低且是官是商性质不明,理应成为整顿的主要对象,目的是使其运作规范化和增加透明度。

  (四)债权人中,对必然债务银行佔过半达5.5万亿,建设转付(BT)1.2万亿和发债1.17万亿等,乃三大资金来源。对或然债务银行有4.59万亿佔逾六成,发债约6800亿,而信託融资约6600亿。银行从总体看佔了过半的大头,随后是发债的直接融资。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