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从目前的实际效果看,第八次重启的A股IPO仍有值得完善的地方。如果新股发行上市频率过快、“三高”发行、散户话语权过低、存量发行漏洞等问题没有及时得到解决,投资者对新股也只能选择“用脚投票”,可能会让新股上市后“破发”的风险大大增加。
本周迎来IPO最猛新股发行潮,投资者在抓打新机会的同时,也要警惕新股上市后的“破发”风险。业内人士指出,从目前已确定发行价的新股来看,新股发行价和市盈率普遍较高,在目前市场环境不佳、资金面紧缺及市场信心低下的情况下,不排除部分新股存在较高的“破发”风险。
部分新股存破发风险
此次IPO重启后,尽管奥赛康等6只新股宣告暂缓发行,仍有45家会在1月8日至21日的10个交易日完成申购。面对如此高频率的新股发行,业内人士认为,在市场低迷、资金面较为紧张的市场环境下,新股高频率发行或将进一步增加“破发”风险。
宏源证券投资顾问徐昉表示,“三高”一直是中小板、创业板为市场所指责的三大诟病。目前部分新股发行价和市盈率偏高,如炬华科技以及暂缓发行的奥赛康等。从以往经验来看,在市场环境不佳、资金面紧缺及市场信心极度低下的情况下,新股上市往往会遭到各路以获取“投机”收益的投资者的快速抛售,以达到兑现“打新”收益目的,从而导致新股破发几率更大。
六新股今日暂缓发行
随着证监会周日晚间公布《关于加强新股发行监管的措施》,原本定于今日实施申购的东方网力、汇金股份、绿盟科技、慈铭体检、恒华科技5只新股宣布暂缓发行。
上述5家公司在昨日凌晨先后披露公告,称“根据证监会《措施》精神,暂缓新股发行或推迟刊登发行公告”,尤其是恒华科技曾一度在周日傍晚刊登发行公告,随后又紧急撤回。
“虽然东方网力等5家公司没有表明暂缓发行的根本原因,但发行估值偏高和存量发行比重较大很可能是导致相关公司‘临阵脱逃’的主因。”申银万国投资顾问谭飞表示,从各券商给出的综合询价区间看,东方网力等5只新股的发行价都在25元以上,其中汇金股份、绿盟科技、东方网力、恒华科技4股的最终发行价可能超过50元。
昨日晚间,重庆新年第一股博腾股份也发布公告称,将暂缓创业板上市进程,原定于1月14日进行的网上路演暂时取消,后续发行事宜,将及时公告。
前车之鉴
上轮近4成新股破发
据统计,上轮IPO重启之后至本轮IPO暂停之前(2009年6月29~2012年11月16日)上市的904只个股中,截至目前仍有357只个股处于“破发”状态,而上市首日便破发的个股就占了144只。数据还显示在2010年至2012年,新股上市首日破发的比例分别为8.60%、28.52%和24.67%,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深度剖析
超募与老股转让挂钩
成本轮IPO致命弱点
回首2012年,刚刚经过两轮改革的IPO正经受着破发潮的洗礼。当中小投资者的呼声和舆论的压力让监管层难以承受时,新一轮改革随即贸然启动。尽管在信息披露等理念上有所突破,但改革方案对于发行价格不高于行业平均市盈率25%的红线规定一下子让新股定价回到了窗口指导年代,让改革宗旨的“市场化”三个字成为空谈。
当前进行的改革中,监管层努力践行市场化的诺言,却因为市场化的不够彻底而在计划与市场的碰撞中重回“管价格”的老路。可以说,超募与老股转让挂钩是此次改革的致命弱点。在定价权基本交还市场之后,在市场热情高涨的重启初期,超募几乎是必然。一边是市场化的价格放行,一边是计划性思维下对超募的限制,矛盾自然产生,而化解矛盾的手段又是行政干预。
改革允许探索,却不能缺少“顶层设计”。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不能无止境地探来探去,而是应该沿着一个正确的方向,不断完善制度和机制,在给市场稳定预期的前提下坚定不移地稳步推进。据新华社
如何规避“破发”新股?
1.看行业:
传统行业、大盘股破发可能性较大。
2.看盘面:
高发行价、高市盈率是破发的主要原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