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央行昨日在其网站上首度公开否认“钱荒”,称当前中国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处于合理水平。该行相关部门负责人在接受内媒採访时亦表示,近期资金面波动是暂时现象,当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并不短缺,本周银行体系流动性还会增加。央行同时明确要求银行提升流动性管理能力,并改进资产负债总量和期限结构。鉴于此,上海银行间市场隔夜利率连续第二天大降,分析预计,七月份银行间利率有望回落到合理区间。
据上述负责人分析称,近期影响银行间市场流动性主要有五大因素(见附表一),并强调这是市场多因素叠加形成的短期波动,当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并不短缺。据估算,上周末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高达1.5万亿元(人民币,下同),是歷史上相对较高的水平,且还有六月二十五日法定存款准备金退缴和六月末财政增加支出的因素,本周银行体系流动性还会增加,预计六月末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可能还会在现有水平上继续上升,应该是相当充裕的。随?大行开始融出资金发挥稳定市场功能,货币市场利率已明显回落。
敦促银行管理好流动性
上述负责人指出,银行体系流动性的时点和季节性波动是一种常态,但由于商业银行对流动性管理未能高度重视,对流动性状况的预估不足,流动性管理措施不到位,加剧了流动性和利率的波动幅度。部分商业银行长期依赖同业资金来源,且期限错配,也导致流动性管理的压力加大。总体来看,这是暂时现象,一些时点性因素会逐步消除,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是适度的,金融机构也没有出现支付问题。
联讯证券宏观及固定收益高级分析师杨为学指出,本轮资金紧张与商业银行未考虑季末及存贷比考核因素,在本月上旬大幅放贷有关。部分银行存在的资金错配,及将银行间拆借资金投向非标业务已引发央行关注。
对此,央行在其“关于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事宜”的通知中提出了四点要求(见附表二),包括商业银行应针对税收集中入库和法定准备金缴存等多种因素对流动性的影响,提前安排足够头寸,保持充足的备付率水平,保证正常支付结算。
招商银行总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强调,央行通过函件提示商业银行,监管层的态度已较过去有所变化,在流动性紧张背景下商业银行应自我把握风险,央行不会充当最后借款人的角色。这将促使商业银行在未来对自身业务模式和资金调动方面,做出与过去不同的安排。
资金面最紧张时刻已过
不过,上述负责人也表示:“只要商业银行的贷款是支持实体经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贷款投放符合宏观审慎要求,规模和进度比较稳健,如果由于资金调度问题带来暂时的支付清算缺口,央行将提供流动性支持。”
自五月下旬起,银行间市场资金即开始出现紧张迹象,此后流动性吃紧局面不断升级,而央行并未如市场期盼施以援手。上周四银行间市场隔夜及七天质押式回购利率均创下歷史新高。不过,从上周五开始,银行间市场利率开始回落,昨日上海银行间市场隔夜利率大幅回落200.30个基点,报6.4890%,当日7天期回购利率下行123.20个基点,报7.3110%。摩根大通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朱海斌相信,银行间市场资金面最紧张时刻已过去,银行间利率有望重新回落到合理的区间。 |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