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针对近日“水紧”,中国央行昨晚再度刊文强调,近日央行已向一些符合宏观审慎要求的金融机构提供了流动性支持,一些自身流动性充足的银行也开始发挥稳定器作用向市场融出资金,货币市场利率已回稳,流动性总量并不短缺。当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各短期品种回购利率涨跌互见,隔夜利率已连降三日,显示资金面已逐渐趋稳。
央行在其网站发布的文章显示,当前内地经济金融运行总体平稳,物价形势基本稳定。前五个月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总量增长较快。五月末金融机构备付率为1.7%,截至六月二十一日,全部金融机构备付金约为1.5万亿元(人民币,下同)。通常情况下,全部金融机构备付金保持在六、七千亿元左右即可满足正常的支付清算需求,若保持在1万亿元左右则比较充足,所以总体看,当前流动性总量并不短缺。
流动性风险总体可控
央行称,受贷款增长较快、企业所得税集中清缴、端午节假期现金需求、外汇市场变化、补缴法定准备金等多种因素叠加影响,近期货币市场利率仍出现上升和波动。而为保持货币市场平稳运行,近日央行已向一些符合宏观审慎要求的金融机构提供了流动性支持,一些自身流动性充足的银行也开始发挥稳定器作用向市场融出资金,货币市场利率已回稳。隔夜质押式回购利率昨日已回落至5.83%,比六月二十日回落592个基点。
央行上海总部副主任凌涛在昨日出席陆家嘴论坛新闻发布会时亦称,内地流动性整体充裕,银行体系当前的流动性风险总体可控。目前银行间货币市场利率较高的情况只是暂时现象,未来会逐步消除。
央行昨日并未在公开市场进行正回购操作,同时三月期央票亦询而未发,这是央行本月例行公开市场操作出现的第二次“零操作”。分析称,考虑到周内到期资金规模较小,公开市场周内到期需自然释放的资金仅250亿元,较上周缩减70亿元。因此即便周四仍然进行“零操作”,其对市场资金面的影响仍然不大。
隔夜息连降三日至5.7厘
shibor昨日各短期品种回购利率涨跌互见,隔夜利率已连降三日。当日数据显示,隔夜利率下跌75.30个基点,报5.7360%;其中,7天期回购利率上涨33.30个基点,报7.6440%,14天期回购利率下跌31.60个基点,报6.7730%,而1月期回购利率却大幅上扬106.30个基点,报8.4180%。
央行预计,随着时点性和情绪性因素的消除,利率波动和流动性紧张状况将逐步缓解。央行并称,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把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住、发挥好。同时,也要根据市场流动性的实际状况,积极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再贷款、再贴现及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常备借贷便利(SLF)等创新工具组合,适时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平抑短期异常波动,稳定市场预期,保持货币市场稳定。此外,央行,还对商业银行作出要求(见附表一)。
联讯证券宏观及固定收益高级分析师杨为学则预测,7天期回购利率在下月十日左右将回落到4.8%左右位置,资金面紧张不会成为常态。他并相信,本周央行推出逆回购的可能性不大,但在半年末重要时点过去后,央行料再度观察资金面的情况,同时依据对银行间资金利率底部的判断重启逆回购,按照操作顺序,央行将先重启逆回购,再推出再贴现,资金面底部位置将决定逆回购的操作规模,一旦内地经济出现失速风险,不排除央行进行降准的可能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