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製造业再现弱势格局,2月份汇丰中国製造业PMI(採购经理指数)初值仅录得48.3,见7个月新低,并连续两个月位于荣枯线下方。虽然春节因素仍对数据起到利淡作用,但分析普遍认为,内需疲软是造成製造业走弱主因,一季度经济恐面临下行风险,惟料监管层将继续祭出微调政策,经济不会持续放缓。
汇丰Markit昨日联合公布,2月中国製造业PMI初值由上月的49.5骤降1.2点,至48.3,市场原预期数据与1月持平,这一跌幅也创下去年5月以来最大单月跌幅。其中,6个分项指标从扩张下跌至萎缩,另有3个下跌速度加快。其中比较值得留意的是,製造业产出跌至7个月来低位,新增订单由增加转为减少,就业指数则跌至2009年2月以来最低水平。
新增订单减 就业5年最低
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表示,今年春节靠近1月末,不少製造业工人月中才返回工作岗位,因而季节性因素在2月持续,季节调整可能无法完全剔除这一影响,这是本月PMI继续走弱的部分原因。美银美林同意,受春节因素影响,不应太重视2月?丰PMI数据,并认为这一指标在过去两年评估中国经济转向方面并不理想。
屈宏斌并称,当前中国需求总体偏弱,企业去库存持续拖累产出环比放缓,鉴于去年中以来的温和刺激政策效果正在消退,因此中国需求或稳中趋缓。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也认为,内需疲软是造成数据连续走弱主因,当前製造业企业对未来经济持谨慎态度。
虽然製造业PMI回调令市场担忧经济下行风险在增加,但多数分析人士表示,製造业的弱势格局并不具趋势性,经济也不会出现持续放缓。林采宜表示,在美国经济走强、联储局逐步退出QE背景下,一部分中国资金正转向欧美,将直接影响到中国经济的景气度;同时,新兴市场经济增速放缓亦影响市场预期,但“好在中国经济放缓相对温和”。她表示,随着人民币升值趋势的改变,短期出口企业将直接受惠;内需方面亦“并非全面疲软,内地需求正处在结构性转变过程中”。
下滑势头不会持续
联讯证券宏观及固定收益高级分析师杨为?表示,汇丰数据下滑不具备趋势性,预计3月份数据将有所企稳,跌幅亦会逐渐收窄。随着美国经济的復甦,出口将为中国经济带来新一波驱动力,预计一季度末二季度初,经济下滑趋势将逐渐减缓。
屈宏斌相信,今年不会重现去年年初经济放缓态势。他分析称,首先,外需受发达国家需求回暖拉动而有小幅改善;其次,当前价格指数持续回调,意味着政策层仍有充裕空间避免经济加速下滑;此外,不论是从预期管理角度还是政策微调角度,政策层较去年具备了更多经验。他预计,“两会”之后的3月中旬,将有微调政策出台。
对于近日公布的经济数据出现不同指向,1月份PPI(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下滑,与製造业PMI共同显示内需趋弱,但与此同时,1月份进出口增速超预期又显示内需相对平稳,1月份信贷扩张亦超出预期。屈宏斌建议,结合1-2月数据综合考虑做判断。中银经济研究处经济研究员卓亮则关注到最近官方及?丰服务业PMI指数均跌近有纪录低位,他认为这反映中国增长动力在不同层面均有所放慢,因此不宜对首季GDP表现过分乐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