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期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弱势明显,再加上股民担忧维稳行情或于“两会”后结束。诸多利淡因素影响下,A股周一出现崩盘,近3%的单日跌幅创下八个半月纪录,同时亦痛失2000点关口。分析预计,未来若无重要利淡消息冲击,大盘将在目前点位形成阶段性底部。
2000点大关告失守
两市开盘后即大幅下挫,金融、资源等权重板块集体杀跌。午后除食品饮料外,几乎所有板块都加入下跌行列,并带动大盘一路震盪走低。临近尾盘,沪指终于时隔近两个月后重回“1时代”。截至收盘,沪综指报1999.07点,跌2.86%;深成指报7118.44点,跌2.87%,盘中曾创出近九个月来新低。两市共46隻个股跌停,全天成交量则达2196.36亿元人民币,较上一交易日放量1.75%。
针对市场大跌原因,北京笃信晟丰资管总经理刘英指出,“两会”接近尾声,主题投资退潮;2月份经济数据虽然有春节因素但显示实体经济疲弱;同时IPO即将开闸,资金面进一步紧缩,也对市场形成压力;创业板扩容和退市消息以及上交所新兴产业板设立,对中小盘形成估值抛售压力。
国金证券分析师张国江则认为,近期市场热点进入尾声,具有赚钱效应的板块均出现回落。如前期上涨的节能汽车概念,以及医疗医药板块。他续称,目前存量资金在不同板块间博弈,市场短期止跌后,只要存量资金还没有流出,就还会有热点板块活跃带动的反弹行情,但基本面没有改善前,趋势性的机会是很少的。
大宗商品现黑色星期一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常见的“跷跷板”效应并未出现。在主板下跌之际,创业板周五亦大跌3.67%,收报1407.07点。分析指出,投资者对于个股业绩担忧,为是次重挫的主要导火索。深交所理事长陈东征日前在“两会”上表示,“创业板目前的市盈率全球最高,但我们不需要爆发式的发展,市场要有一定的想像空间,但不应该出现盲目性”。
长城证券研究员林毅分析,由于目前市场处于各种风险不断暴露的阶段,加上市场未能在“两会”后形成改革预期的升温,形成新的上升逻辑,所以对市场给出了比较负面的走势。他并认为,由于各种风险的相互蔓延,如果后期并没有出现大级别的事件性冲击,指数将在不断消化利空因素的背景下,形成新的一个阶段性底部。
盘面上看,文化传媒、航空航天、煤炭领跌两市,跌幅均在4.5%以上,食品饮料、ST板块等个股略有表现,光明乳业、伊利股份等涨幅逾3%。同时大宗商品市场也迎来“黑色星期一”,沪铜、螺纹钢出现跌停,沪铝、沪铅、沪金、沪银大幅下跌,铁矿石、焦煤、焦炭则延续上周走低趋势。
国泰君安首席策略分析师乔永远表示,近期包括焦煤、铜等大宗商品数次跌停,显示宏观环境进一步恶化。宏观预期的恶化在其看来更多是A股回落的催化剂,真正是市场信心的脆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