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创业板遭遇“双杀” 资金回归估值

  本周,创业板的表演堪称惊心动魄,近两日暴跌近7%,小市值个股泥沙俱下,跌停潮涌。

  这边厢,成长题材股纷纷高台跳水,那边厢,银行、地产上演二人转,引领周期性蓝筹股护航沪指2000点大关。

  适值季末和年报密集公布期间,小盘成长题材股和大盘蓝筹股走出剧烈的“跷跷板效应”,并非偶然。

  其一,高成长股遭遇绩差年报颠覆。今年曾一度拿下两市第一高价股的长春高新2013年财报同比净利略降,大牛股三诺生物一季度业绩预降,前期大涨的汽车电子股星星科技年报亏损超预期,诸如此类,并非个案。该类个股的暴跌引发骨牌效应,高成长的财富故事被市场无情洗牌。

  其二,季末因素和IPO压力,资金双重挤压。

  一方面,季末之际,钱紧再逼。中国央行公开市场昨日进行了200亿元28天正回购操作及320亿14天正回购操作,本周公开市场净回笼980亿元。自2月18日以来,央行已经连续6周进行正回购操作,回收流动性。临近季末,正值银行筹措资金满足监管要求之时,央行此时不断收紧流动性,无疑推高了银行间的资金成本。昨天,中国银行间货币市场利率大幅走高,7天同业拆借利率飙升153个基点至5.83%,7天质押式回购利率也飙升94个基点至4.83%。自三月中旬以来,银行同业间资金成本就开始不断升高。

  另一方面,IPO压力无从回避。有消息称,IPO将在4月启动,最快在4月上中旬。排队的IPO公司大多瞄准创业板和中小板,加之创业板IPO公司业绩门槛的调低,风险度和资金层面的压力更多指向中小盘题材股。你懂的,中小盘题材股多为私募和游资主导,一遇风吹草动,很容易惊慌失措相互踩踏。

  业绩和流动性“双杀”创业板,而政策反复托底权重蓝筹(如铁路建设、新型城镇化、优先股、预期的T+0及股票期权等),“跷跷板效应”势所必然。

  历史低估值区域的蓝筹股,更成为防御资金的首选。截止昨日收盘,暴跌后的创业板、中小板,市盈率仍然高达52.03倍、32.81倍,而周期蓝筹股扎堆的上证主板及沪深300,市盈率仅为10.71倍、8.32倍,居于历史最低估值区域。

  暴跌后的创业板何去何从?本栏以为,疾风骤雨的暴跌后,下周应有反弹,二季度总体以震荡探底为主。个股机会百里挑一,应当及时抛弃大面积成长股翻番的“赚钱惯势”。

  政策托底的蓝筹股机会多多?本栏以为,不然。经济下行、流动性偏紧、汇率动荡、债务风险等,将制约蓝筹股的反弹高度。二季度操作,建议防御为主,见好就收。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