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千呼万唤的港股和A股双向直通车已经胎动。昨日有消息称,港交所(00388)与上交所交易网络互通已达成共识,上交所可承接内地QDII2(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制度)的买卖,而海外机构亦可通过港交所投资A股。虽然港交所昨晚发布的公告称未达成协议,但双方均没有否认有关洽谈,令市场相信开通两地跨境投资直通车确实“好事近”。
据内地《21世纪经济报道》引述消息指,港交所与上交所已达成共识,投资者可通过交易所投资对方的产品。据知情人士透露,网路互联和互相投资对方产品的方式是:上交所将收集内地券商的港股买卖盘,通过网路系统传送到港交所交易系统执行,资金套现后回到内地券商指定客户户口,以实现风险可控。
上交所密锣紧鼓地筹备
另外,报道亦指出,该项工程的技术研发工作已在上交所密锣紧鼓地筹备,并已列入上交所的2014年工作计划。
不过,《21世纪经济报道》其后将有关新闻链接删除。港交所与上交所昨晚相继发出声明,前者称截至目前有关洽谈并未达成任何结论,港交所不能确认有关洽谈可达致建立市场互联互通的协议。上交所声明指出,港交所披露的沪港两所可能建立网络互通洽谈并未达成实质结论的信息符合实际情况。
港交所独立非执行董事许照中对媒体表示,与上交所的网路互联的确是两大交易所合作目标,但目前还有很多问题,包括技术方面的配合,因此暂时没有时间表。
Value Investment Principals Ltd.执行长Sandy Mehta对彭博表示:“政府什么时候批准很难预测,还可能与中国的外汇政策有关。可能有了一些进展。”
事实上,互联互通的概念,港交所早在其去年1月发布的新三年战略计划中就曾提及。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表示,现货股票市场方面,交易所将通过与内地相关机构的合作,促成市场的互联互通。
他在今年3月初的媒体见面会上再次表示,未来港交所的发展有两个重要方向。一是通过与内地市场的互联互通促进股票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二是力争在年内实现亚洲商品业务落地香港。
预期限定投资额度
对于互联互通,李小加表示,要为两地的跨境交易、巿场互联互通,做到“万事俱备”的程度。而过往的发展表明,市场发展的转折点均来自改革政策的提速。他指出,随?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和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规模自去年以来的政策放宽,互联互通正在提速,未来愿景仍值得期待,也需要时间。
市场憧憬有关协议将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一项配套工程,为上交所交易量带来新的冲击,而上交所的蓝筹股亦可望得到提振,更有评论指沉寂的上交所股市可望在港交所的帮助下“活化”,而港交所亦可获得新的资金,属双赢。
不过,由于相应的投资额度尚不明确,而资本管制问题亦难以解决,分析担忧,即使是专款专用,收益原路返回,亦可能被利用为以收益互换形式的离岸利率套现渠道,相信证券投资不会过早开放,应等待基金互认运行顺畅后进行,即使推出,亦料会限定投资规模及投资者审批有一定要求。
受是次消息刺激,港交所股价昨日大涨5.4%至126港元,为2013年1月以来最大涨幅。在下午3:12停牌前,成交量是20天日均成交量的四倍多,成交额达14亿港元。该股今日復牌。
=================
对于港、沪交易所“互联互通”,双方已经就这方面的合作进行了近一年的商讨,包括两个交易所如何互通等问题,亦有消息指出,涉及的交易收入,双方初步计划是“五五分帐”。
有中资券商指出,中证监最后一次与他们商讨QDII2计划已是去年,当时各方仍认为在具体操作上有一定障碍,因此,相信港交所与上交所,仍然在努力解决一些技术问题。
分析又指出,基于人民币兑换限额及仍未能自由流通,若投资者可直接在上海购买港股,会否变相使资金“流出”海外仍未知如何解决,相信即使落实,初期规模不会太大,且会限制部分特定股份方可购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