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几年来,关于产能过剩的报道频频诉诸报端。无论是电解铝、钢铁、水泥等传统行业,抑或是光伏等新兴产业,产能过剩均十分严重,这更成为当前经济结构调整中亟待解决的痼疾。面对此,李克强公开表态称,要坚决完成遏制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盲目扩张这个硬任务。
有消息称,化解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已成为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任务,国家准备出台“关于化解产能过剩指导意见”,国家发改委同工信部等多部委正对此积极调研并制定相关意见,完成后将以书面形式报送国务院。
最直接做法是“关停併转”
根据总的规划,今后将严控产能过剩行业新增项目,违规建设项目也将严厉整治。另一方面,通过能耗指标、环保核查标准、银行信贷、问责制等提高行业门槛,以市场化手段实现优胜劣汰,从而防止产能过剩进一步恶化。
对此,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指出,产能过剩由政府鼓励投资引发,因此调结构的核心是限制政府权力,使政府投资更透明。他提醒称,钢铁、太阳能、汽车等一批资本集中型行业都存在产能过剩问题,若不冲破“产能过剩和经济绑架中央政府”的桎梏,未来中国经济就不会平稳发展;此外,通过顶层设计无法解决产能过剩难题,建议利用市场化机制迫使部分过剩行业企业自行倒闭,藉此推动行业兼併重组,提升过剩行业的竞争力。
“结构性及需求不畅因素是中国产能过剩的两大肇因。”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奚君羊认为,对此新一届政府应通过限制过剩产能行业金融支持、资源配置等,遏制过剩行业与产能的无序扩张;另一方面,因需求不畅造成的产能过剩,则可通过刺激消费升级,提升产品附加值等缩小供需差距,藉此有效利用空置生产力。
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副会长吴念鲁则认为,除防范政府重复投资建设外,国家还应透过引进高新技术,提高高能耗过剩产能行业的竞争及创新能力,化解产能过剩危机,“化解过剩产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最直接做法是‘关停併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