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沪港通”推行在即,港交所及上交所昨同时召开记者会,简介部分初步细则及规则,双方将互相将对方交易所的规则纳入自己的准则中,并以“本地原则为本,主场规则优先”。而上交所将不会提供“融资融券”(孖展)予参与港股通的投资者,但港人投资A股则可进行孖展融资。
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昨表示,有些个别事件,如订单形式、种类等细节,由于涉及两地不同的习惯,在不涉及大原则,大方向的前提下,可以不依从主场规则。但大方向则需要跟从交易地方的监管规则。
内地人不可借孖展买H股
而根据最新规则显示,上交所将不会提供“融资融券”(孖展)予参与港股通的投资者,但本港投资者,则可以透过券商借孖展投资沪股通,港交所股本证券与定息产品及货币联席主管陈秉强表示,相关税费则有待落实。
对于投资港股通的中国投资者,可能需要面对汇率波动问题,沪港通难以保障投资者,李小加昨强调,沪港通并非让投资者“炒汇率”,希望投资者自行承担汇率风险再进行投资。而上交所则表示,初步决定由中国结算与换汇银行,将于每日开市前提供港元买入、卖出参考价及中间价,除非特殊情况,日终结算时结算汇率将“不劣于”以上汇率。
另外,港交所行政管理总监黄侣谦表示,沪港通每日的交易额度,以“净买入”计算,并採先到先得形式,以沪股通的130亿元(人民币,下同)为例,若单日买入为200亿元,卖出为100亿元,净买入则为100亿元,并不会触发额度上限,亦不会设有卖出额度上限。但若净买入触发每日额度上限,当日将会停止新买盘订单,但卖盘则不受限制,而即使卖盘增加,使净买入回落至130亿元以下,亦不会解除买盘限制,有关限制会至次日方解除。届时两地投资者亦可透过交易所网站,了解实时额度变动。
未来会逐步扩大投资范围
黄侣谦解释,沪港通总额度亦会以累积的“净买入”计算,只要有卖盘出现,即可释放有关额度,若交易量增加,交易所双方未来不排除调整有关额度。李小加解释,初期限制交易规模,是希望市场不要出现太大的波动,“开始时不需要太过轰烈,随着未来发展,再轰烈就好。”对于沪港通交易初期,港股通仅接受投资港币产品,李小加解释,初期以“简单”为主,未来随着沪港通实行,不排除将投资范围扩展至其他方面,包括人民币产品等。他又强调,有关沪港通并非如坊间所言,是为A股救市而推出,而是希望帮助中国金融市场开放。 |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