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自扩大每日汇率浮动区间后,人民币低处未算低,年初至今贬值幅度一度扩至约3.5%,打破过往人民币只升不跌神话。早几年尝尽人民币升值甜头的行业,如航运及房地产企业,在缺乏风险对沖的意识下,首季业绩均被人民币贬值冲击得遍体鳞伤,到底该类企业能否吸取教训,及时採取对策,这将成为能否扭转业绩颓势的关键。
于五一劳动节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一美元兑人民币即期盘一度跌破6.26元关口,创下逾18个月盘中新低,而自今年以来贬值幅度一度扩至约3.5%。尽管人行有意纾缓贬值态势,上周连续三天上调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但仍未能阻止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贬越6.25的市场红线。人民币转势,首当其冲的就是有大量外币负债和资产的航空、航运、房地产及进口企业。
漠视风险招致汇兑损失
以航空业为例,据统计数据显示,由于人民币贬值,今年2月中国航空企业总体出现汇兑亏损达7亿元(人民币),而去年同期汇兑收益为1亿元。首季度人民币汇兑损失增加,成为各航空企业业绩插水的罪魁祸首,南航(01055)由盈转亏,汇兑损失招致财务费用同比暴增150多倍,由900万元飙升至13.8亿元。而东航(00670)按年扩大亏损,财务费用同比增近6倍。国航(00753)纯利亦大幅倒退62.7%。国航副总裁樊澄表示,人民币每贬值1%,将带来1.3亿元的损失。
三菱东京日联银行(中国)首席分析师李刘阳指出,航企过去几年习惯享受升值带来不菲的汇兑收益,在缺乏动力和充足工具规避汇兑风险下,导致资产负债表的外汇风险敞口较大。他又指,现时仍有不少企业坚信下半年人民币重返升势,从而减少目前的帐面损失。
一位国航负责财务工作负责人称,企业对人民币贬值的意识开始提高,他说:“前几年人民币都给我们带来汇兑收益,当时也不太可能买远期避险合同把所有风险都覆盖掉,那就是白白的收益不要,但现时人民币浮亏且难料市场变化,虽然突破惯性很难,不过还是会用一些远期合同规避一定风险。”
全球最大的集装箱生产企业中集集团(02039) 首季因外汇远期合约巨亏3.6亿,令集团纯利仅为1.28亿。中国远洋(01919)的财务费用亦因巨额汇兑损失,而暴增至7.77亿元。
地产企业多作海外融资
近年,中资房地产开发商因银行不断收紧银根,进而转向海外市场融资外币,其外币债务风险亦不可轻视。摩根士丹利报告显示,大多数房企并未对海外借款进行风险对沖,预计今年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借款将增加。英国市场调查公司Dealogic的数据也显示,截至3月6日,中国房地产业的未偿还美元债务达到459亿美元。
相对于内地企业,日资企业对汇率的波动则有充足的防范,李刘阳称:“日圆汇率极具波动,日资企业普遍都会用利率及汇率性的期权等工具对沖风险,而内地企业来讲,赌人民币单边升值的惯性思维还没逆转,但人民币只升不贬的年代已过,汇率双向波动期已到来”。他又指,内地企业现在需要具有汇兑的避险意识和考虑使用避险工具。
一位央企货运公司财务部人士坦言:“(内地企业迷信人民只升不跌的)惯性转变是很难,我们公司虽然用资金结算中心模式来管理整个集团的外汇贷款规模,但外汇风险确实没完全覆盖,目前做的较好的运费套期保值,远期合约和互换买的保障也有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