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漫话桂花 / 梁如水

  桂花原产我国,一九八七年评为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在我国已有二千多年栽培歷史,分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四大品系。一九九五年我国邮电部发行的一套桂花特种邮票,就是以这四个品系桂花为主题,很受邮票爱好者欢迎,发行不久即告售罄。桂花属木犀科之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别名金粟、九里香、木犀等,宋代范成大咏木犀诗已有“纤纤绿裹排金粟,何处能容九里香”之句,可见桂的别称,由来亦很久远。

  也许出于对桂花的喜爱,人们以丰富的想像力创造了许多有关神话传说,特别通过诗词对桂予以美化,誉之为“仙种”、“天香”。如宋之问诗:“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白居易诗:“偃蹇月中桂,结根依青天。天风绕月起,吹子下人间。”杨万里诗:“不是人间种,移从月里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沈周诗:“清香不与群芳并,仙种原从月里来。”这些诗都表明桂是结根天上,移植人间,出尘脱俗,非寻常花木可比。

  不同品系桂花的花开时间、花期长短、花色深浅、花香浓淡虽有差异,但都以花香清幽馥郁见称,歷代不少咏桂诗词都着力描写桂的花香。如邓肃诗:“清风一日来天阙,世上龙涎不敢香。”洪适诗:“共道幽香闻十里,绝如芳誉亘千乡。”吕声之诗:“自从兮下月中种,果若飘来天际香。”辛弃疾词:“大都一点宫黄,人间直凭芬芳。怕是秋天风露,染教世界都香。”(《清平乐》下片)诗人极赞桂花之香,读之令人飘然神往。

  人们不仅欣赏桂的花香,还赞赏它的风韵。李清照词:“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鹧鸪天》上片)向子諲词:“月窟蟠根,云岩分种,绝知不是尘凡。琉璃剪叶,金粟缀花繁。黄菊周旋避舍,友兰蕙,羞杀山樊。清香远,秋风十里,鼻观已先参。”(《满庭芳》上片)谢懋词:“绿云剪叶,低护黄金屑。佔断花中声誉,香与韵,两清洁。”(《霜天晓角》上片)诗人对桂花的风格神韵评价甚高,赞赏它花香而清,色淡而美,性柔而雅,韵高而洁。桂之受人喜爱,那是很自然的。

  咏桂诗词中,王绩写的一首五言诗:“问春桂:桃李正芳华,年光随处满,何事独无花?春桂答:春华讵能久,风霜摇落时,独秀君知否?”此诗以问答形式写成,浅易流畅,颇有特色,它突显桂花不与群芳争艷,不畏风霜的顽强风格。而女诗人朱淑真的赏桂体会是:“一枝淡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她把自己摆进桂花中,人花相融,互为辉映,各展芬芳,显示不同流俗的高洁品格,可说是赏桂的另一境界。

  歷代以来,与桂最有关联的神话故事、成语首推“吴刚伐桂”及“月宫折桂”(或称“蟾宫折桂”)。前者说西河人吴刚学仙有过,被罚到月宫伐桂;后者指科举时代高中状元。元代谢宗可诗将两义糅合:“折来何必吴刚斧,还我凌云第一人。”追求功名之心与自负之情,跃然纸上。无独有偶,一则从祖辈听来的故事,多少也与折桂有关。故事说广西才子柳先开与广东才子伦文叙赴京试,柳自视甚高,在居处前大字书写:“月宫丹桂连根拔,不许旁人折半枝。”意为今科状元是我的了,别人休想沾边。伦看了,不声不响在旁写道:“潜心奋志上天台,看见嫦娥把桂栽。偶遇广寒宫未闭,故将明月抱回来。”意思是我把整个明月抱回了,你还能到月宫折桂吗?至此,故事结局已摆明,无须再写下去了。

  在四大品系桂花中,有些品种虽然四季开花,但总的都以秋季为盛。秋天秋高气爽,风和日丽,此时桂花盛开,是赏桂的最佳时节。笔者有幸,居处附近有一株金桂,高逾丈,秋日金桂花开,叶腋及幼枝缀满簇簇小花,把整株树都染得金黄,仿如金枝玉叶,香飘远近,那时花色最迷人,花香最醉人,我与妻子抱着悠然欣然的心情常驻足观赏。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