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五月宏观数据陆续出炉,中国经济“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环比增速均放缓,被喻为“月度GDP”的工业增加值环比增长0.62%,表明现时经济增速依然乏力。分析称,经济疲软主要由于内生性动力不足,反映出国内产能过剩、投资效率低下等经济结构失衡的问题,鉴于当局正努力推动新一轮经济改革,预计未来经济仍将延续弱復甦势头,有效的改革则将为经济復甦释放出新的内生动力与红利。
官方数据显示,今年五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9.2%,较四月回落0.1个百分点。当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8886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12.9%。值得一提的是,五月国内进出口增速呈现超预期下行走势,其中出口同比增长仅1%,创去年七月来最低,进口亦下滑0.3%,为时隔两个月后再次出现负增长,均大幅低于预期;此外,今年前五个月,国内固定资产投资达13.1211万亿元,同比增20.4%,增速较今年前四个月回落0.2个百分点,从环比看,五月固定资产投资微增1.43%。
交银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博士表示,经济内生性增长动力不足,是导致经济增速逊于预期的主因。但他相信,当局新一轮经济改革在支付一定成本后,将为经济释放出新的红利。
联讯证券高级宏观分析师杨为学指出,国内产能过剩、投资空间收窄,以及外部需求不振导致出口增速下滑,造成了国内经济增长乏力;另外,现时国内企业槓桿率明显过高,债务风险偏大使宏观政策难以获得有效的执行,政策对经济的边际性影响已现递减。他续称,目前国内经济仍维持在“L型”底部位置,短期内经济增速“易降难升”。
在判断经济“三驾马车”未来走势时,杨为学称,美国经济復甦及人民币升值乏力,都将给国内出口创造较好的契机,预计后期出口将出现10%左右反弹;投资方面,料后期基建投资难以维持较高的增长,製造业及房地产投资均将面临下滑,预计年内投资增速将缓慢回落;至于消费领域,“抑制三公消费”对总体消费的负面影响已逐渐消化,随?价格数据小幅攀升,名义消费数据有望见底反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