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受惠外需改善及政府稳外贸政策的出台,内地出口走势进一步稳固。中国海关总署昨日公布,5月份内地出口同比增长7%,增速见4个月高位,好于预期。但当月进口则同比下滑1.6%,大幅低于市场预期,分析认为,这在反映内需不旺的同时,也与监管层打击贸易套利有关。由此,当月贸易顺差达到359.2亿美元,创下逾5年新高。市场人士相信,未来数月出口还将持续改善,并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5月份,内地进出口总额达3550.2亿美元,同比增长3%。其中出口1954.7亿美元,增长7%,较市场预估的6.6%为佳。至此,出口增速已经连续3个月实现反弹,4月份,内地出口同比增速为0.9%。
交银金研中心研究员刘学智表示,欧美经济的明确復甦,对中国外需改善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去年外贸领域出现虚假贸易,决策层随即出台政策打击,去年贸易较高的基数在今年5月基本消除,这在一定程度促使当月出口数据有所回暖。
系列刺激政策初见效
分析还表示,近期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外贸刺激与促进政策,也提振了市场的信心。国务院曾在5月中旬出台稳定外贸增长政策细则,政策层面的暖意令市场对于未来数月的出口走势亦普遍看俏。
不过,5月份进口额达1595.5亿美元,下降1.6%,显著低于市场预期的增长6.1%,令市场倍感意外。4月份进口曾同比增长0.8%。“这显示内需不旺,与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大相?合。”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 犁表示。还有分析人士称,这也受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落,进口总额缩水影响。
监管层严打贸易套利
同时,监管层近期加大打击贸易套利亦造成进口下滑。刘学智称,继去年融资铜套利贸易以来,今年铁矿石、大豆等大宗商品成为新的进口贸易融资套利商品,政策层正严厉打击进口贸易融资套利行为。
他介绍,今年首季以来,大宗商品港口囤货现象普遍,据测算,沿海有超过3000万吨的融资矿积压在港口。由于大宗商品较高的港口囤货,贸易商资金链绷紧,影响了5月实际进口增长。
澳新银行中国经济师周浩认为,随?青岛港融资事件进一步发酵,打击贸易套利对进口的影响将更严重。就在上周,青岛港出现企业利用重复质押金属仓单骗贷的现象,中国当局已展开调查,部分银行也收紧相关信贷,业界担忧这会对金属进口造成影响,对未来进口走势保持谨慎态度。
料下半年出口续改善
对于未来数月的出口走势,市场人士持乐观态度。海关总署还表示,5月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录42.3,较4月提升0.4,这是该数据连续第3个月出现提升,预示未来2至3个月出口将继续好转。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王军说,伴随政策的进一步落实,以及欧洲央行的降息对中国外贸大环境形成利好,预计未来几个月中国出口仍将保持一定增幅,“完成全年外贸7.5%的目标虽有难度,但不是没可能。”民生证券宏观分析师管清友称,随?欧美摆脱寒冬冲击且政策稳中趋松,未来外需仍将助力国内稳增长,预计二季度GDP增长7.4%-7.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