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财政部昨日公布数据显示,今年至5月,国有企业利润同比增长6.9%,高于1至4月6.5%的增速,亦高于去年同期。但国企营业总收入增幅继续放缓,成本增幅连续三个月高于收入增幅。数据显示,仍有32家央企和13个省份的地方国有企业利润负增长,4个省份的地方国有企业今年以来仍未摆脱亏损。
整体而言,国有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保持增长。1至5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18.83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5.3%,但低于1至4月5.5%的增速;累计实现利润总额9425.9亿元,同比增长6.9%。其中中央企业实现利润7161.7亿元,同比增长7.7%,但较去年同期增速13.8%下滑明显;地方国有企业利润2264.2亿元,同比增长4.4%,增速较去年同期转负为正。
国有企业营业成本持续上升。1至5月国有企业累计营业成本18.16万亿元,同比增长5.6%,其中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分别同比增长9.4%、3.4%和22.1%。国资委副主任张喜武此前在央企内部会议上表示,今年央企经营形势趋紧,需求不足的矛盾比较突出,产能过剩的影响仍在加剧,主要工业品价格大幅下跌,部分企业成本上升、效益下滑、资金循环不畅。张喜武要求央企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全方位降本增效。
1至5月,实现利润同比增幅较大的行业有建材、汽车、施工房地产等行业;实现利润同比降幅较大的行业为煤炭、化工、轻工等。钢铁和有色金属全行业仍处于亏损状态。
有分析人士称,今年前5个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7.2%,增速比1至4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引发了央企集中的基础设施行业增速放缓。以有色金属中的铜、铝为例,由于房地产投资及新开工面积回落,部分家电、电力设备增速低迷,两个行业的需求都受到冲击。今年铜、铝产量继续位于歷史高位,需求不畅和产能过剩给企业带来经营压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