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沪港通正按时间表逐步推进,本港券商参与沪港通的申请限期昨日截止,但数目较市场预期为少。港交所表示,已收到80间券商及5间交收行递交申请,争取成为首批沪港通的市场参与者。发言人续称,已入纸申请的80间券商,合计佔本港证券市场份额约66%,而当中有60间表示有信心可于预期10月开通前完成准备工作。
据了解,耀才(01428)、辉立及金利丰已递交或会递交申请,耀才行政总裁陈启峰表示,公司早前已投资数十万元,而系统已准备好可配合沪港通运作。他预期,沪港通推出初期市场反应热烈,交易额度很快爆满。
沪港通下试点初期对人民币跨境投资额度实行总量管理,并设置每日额度,实行即时监控,其中,沪股通总额度为3000亿元人民币,每日额度为130亿元人民币;港股通总额度为2500亿元人民币,每日额度为105亿元人民币。双方可根据试点情况对投资额度进行调整。试点初期,投资H股的境内投资者仅限于机构投资者或帐户馀额合计不低于50万元人民币的个人投资者,而买A股的香港投资者则不设门槛。
为配合是次新的措施推出,港交所自4月措施公布后,与证券界进行多场的简布会,详尽讲解沪港通的操作细节,包括股份收交及结算等程序。港交所股本证券与定息产品及货币业务联席主管陈秉强上月中表示,沪港通计划公布后,初步收到逾500家券商的参与意向,当中超过200家表示有兴趣参与,佔市场份额超过一半,其中逾70家券商属于C组的小型经纪。
不过,实情是经纪界对沪港通计划,普遍採取静观其变的态度,真正入纸的数字只有两成左右。业内人士解释,很多本地客户对投资A股意欲不大,客户反映宁愿买熟悉的H股,加上香港有窝轮、牛熊证等众多衍生工具,要炒股赚钱根本不用刻意买A股。很多小型经纪行的资源非常有限,有A股需求极低的情况下,没有必要额外花数十万元升级系列。倘若未来客户需求增加,以及沪港通运作顺畅,届时才再作考虑,并相信不会因未有提供沪港通交易而流失客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