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洛阳的底蕴 / 霍无非

  清明穀雨之间,我回到阔别多年的古城洛阳,正值国色天香的牡丹花期,满城柳绿牡丹艷,于是抽得半日闲,到市中心的王城公园赏花。王城公园于我并不陌生,那是洛阳早先的牡丹观赏地,一九八三年四月,首届洛阳牡丹花会就在这里举办,屈指算来,已经连续举办三十二届了。在园内,我惊奇地发现,花圃上撑?彩色遮阳伞,犹如朵朵盛开的大牡丹,原来,由于气候变暖,部分牡丹提前开了,打伞是为了减弱光照,控制花期,还可防雨。徜徉花丛,不仅观赏了形若球冠的“首案红”、玉洁冰清的“夜光白”、红粉双彩的“二乔”等传统名贵牡丹,还首次看到许多新品种,不知不觉陶醉其中。

  洛阳盛产牡丹,与之为古都有直接关系。这里地势峻阔,土沃水足,又处在古黄河流域农业经济圈内,适宜定都。我上学时,洛阳称为“九朝古都”,先后是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武周、后梁、后唐的都城,后来又听说有人考证是“十三朝古都”,无论怎样,确是为数不多的多朝古都不疑。王城公园就建在东周王城遗址上,其他还有著名的龙门石窟、天子驾六、白马寺等古蹟遗存,地下埋藏的古物更不计其数,一不小心就能挖出个宝贝来,这就是洛阳的地气。

  古都浑厚的地气造就了牡丹的繁盛。隋朝,“隋帝闢地二百里为西苑,诏天下进花卉”(宋.王应麟《海记》),其中大量引入牡丹栽培,这是美化都城的大手笔。唐宋时,牡丹栽培已遍及宫廷民间,蔚然成风,出现了许多种植牡丹的“世家”,像“魏紫”、“姚黄”、“欧家碧”等牡丹品种,是以花匠的姓氏加花色来命名的,“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栽培牡丹是劳动人民谋生的手段,其中蕴含了多少血汗!牡丹花会也不止当今才有,“花开时,士庶竞为邀游。往往于古寺废宅有池台为市井,张幄帟,笙歌之声相闻……”(宋.欧阳修《洛阳牡丹记》),这唐宋形式的牡丹花会,全城欢庆的重大盛事,传承到千馀年后的今天。记得首届牡丹花会,外地游客蜂拥洛阳赏花,中州大道近王城公园段全是游人,不仅园内爆满,公交拥挤,旅店满房,火车票更是一票难求,不得已,市内各单位响应政府号召,错开社会公休日放假休息,用这种办法来缓解赏花人流的压力。

  “洛阳三月花似锦,多少功夫织得成”。牡丹从野生到人工培育至今,据说已达六七百个品种,基本是通过移植、嫁接、分株、杂交等方式培育的,宏大持久的育花工程,跨越朝代,永无止境,凝聚?多少代花匠的心血和追求。单说杂交,把父本的花粉授到母本的雌蕊上,培育出可播种的种子,至少五年以上时间,待新植株长成开花,得十来年功夫,期间遇到多少挫折失败,没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成不了。过去在洛阳,曾与花农和园林工作者有过交往,他们把心都扑在牡丹上了,像“牡丹世家”的王三道一家,解放前洛河洪灾不顾家,冒险抢运牡丹。建国初,为振兴牡丹,他把自家的牡丹低价卖给政府,还跋山涉水,为初建的南关人民公园寻找花源。洛阳牡丹研究所年轻的技术员刘翔告诉我,养花一年,花开十日,为了掌握好催花技术,他和同事数月准备,一连四十多昼夜轮流守在花棚,反覆测试分析温度、湿度和光照的最佳数据……到如今,催花已不是瓶颈,能工巧匠们让牡丹一年四季都能开放。

  现在,王城公园依然是洛阳牡丹的主要观赏地,但种植规模与国家牡丹园、国花园、国际牡丹园等后续开闢的牡丹公园相比,只能算小的。有的公园多栽早花品种,也有的以中晚花品种为主,客观上延长了赏花期,加上郊区花农的花圃、街边绿地的花垄,整个春日,洛阳就是一片牡丹花海!可贵的是,洛阳园林界没有躺在“甲天下”的美名上故步自封,除了坚持培新,还主动与国内乃至国外同行交流,这次看到引入的“霓虹焕彩”、“珊瑚台”、“岛锦”、“八千代椿”等,就是与时俱进,博取众长的精品。勿庸置疑,牡丹成为洛阳的底蕴,授之无愧,每年吸引大批海内外客商赏花旅游,搭起连接友谊,推动经济的桥樑。在洛阳,牡丹是商品的品牌,广场街道的地名,还是城市的标誌和建筑的装饰,牡丹之美无处不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