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亚洲地区各央行外汇储备继续膨胀,6月份买美元及其他货币速度为2011年以来最快,令到亚洲外汇储备总额达到7.47万亿美元,创出歷史纪录。分析指,亚洲央行外汇储备猛涨,是为防御全球热钱涌入带来之影响。
根据最新数据,香港、新加坡、韩国和台湾的外汇储备同时创出新高水平,日本的外汇储备升至1.28万亿美元。《华尔街日报》报道引述花旗经济员推测,中国下周内公布的外汇储备料创3.99万亿美元歷史纪录。美国财政部长杰克卢在北京参加中美年度对话,他希望中国根据市场情况容许人民币升跌。亚洲地区主要出口商长期买美元保持本币汇率低位,维持竞争力。
由于美国联储局等央行的量化宽松措施,近年以来,亚洲地区各央行更多使用外汇储备,作为缓冲大量投资资金流入的工具。
迫于无奈购买外汇
美国、日本和欧洲的宽松货币政策,大规模买入债券等资产,经济员表示,亚洲不乐于购买外汇储备,他们是迫于无奈,导致这种被扭曲情况是联储局的QE。事实上,量化宽松令到资金大规模流动,银行业环球贸易团体“国际金融研究所”的资料颢示,今年联储局向美国经济约注入3530亿美元,刺激经济增长,而投资者同期向环球新兴市场投入1500亿美元资金。根据央行和摩根大通数据,去年全球外汇储备增幅之中,亚洲佔逾70%,不过亚洲央行购买外汇之际,区内大部分货币持续升值,反映美欧等央行的宽松措施,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大影响。
今年以来,日圆兑美元升逾3%,韩圜和印尼盾各升逾4%。货币升值对亚洲主要出口商造成压力,韩国三星电子周二发出声明,预期第二季度营运盈利跌24%,三星称部分原因是韩圜升值所致,韩圜处于半年高位,加上面对激烈竞争市场,以及疲弱销售,打击三星季度盈利表现。过去一个月,三星股价跌11%。分析指出,关注会否再度出现去年夏季资金大举流出地区市场的情况,当时美国联储局首次宣布缩减货币刺激措施。经济员表示,亚洲各央行壮大外汇储备的理由,正是担心热钱快速消退带来的影响,大部分国家持有的外汇储备规模远超过捍卫本币所需要的水平。
多投资债券压低利率
外汇储备增长影响到债券孳息和货币,各央行把大部分现金投进政府债券,即使全球增长加快,此举亦有助压低利率处于相对低水平。
根据摩根大通,去年外汇储备增长7200亿美元,2012年增7500亿美元,包括今年首季增加的1700亿美元,环球外汇储备为11.9万亿美元。主权财富基金增长速度更快,摩通推测去年增加9000亿美元,今年首季增加3000亿美元,由政府控制资产一年增逾1.8万亿美元。而外汇储备和主权财富基金总资产接近20万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投资于政府债券。分析指出,意味到超低利率或持续一段时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