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央行昨日发布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按照中央政治局提出的“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的要求,央行强调将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丰富和优化政策组合,落实好“定向降准”的相关措施,盘活现有信贷存量,多措并举、标本兼治,着力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央行在报告中指出,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增速换档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阶段,传统增长引擎减弱与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并存,增长、就业、物价、环境等经济变量之间的匹配关系正在变化,经济运行呈现出阶段性特点和新常态。同时央行提醒,中国经济内生增长动力尚待增强,全社会债务水平上升较快。
央行称,下一阶段将综合运用数量、价格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丰富和优化政策组合,保持适度流动性,实现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灵活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再贴现、常备借贷便利、短期流动性调节等工具,调节好流动性总闸门。
深化国开行改革支持基建
与一季度相比,央行更加强调,要落实好“定向降准”的相关措施,发挥好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和再贴现政策的作用。同时将更好地盘活现有信贷存量,增加存量信贷资金对小微企业的投入。
今年4月和6月份,央行曾两度实施定向降准,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发展。央行在报告中表示,这主要发挥了信号和结构引导作用,央行未来还将定期对商业银行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对其准备金率进行动态调整。
但央行提醒,当前中国货币信贷存量较大,增速也保持在较高水平,宜依靠大幅扩张总量来解决结构性问题。央行称,定向降准等结构性措施若长期实施也会存在一些问题,如数据真实性可能受影响,市场决定资金流向的作用也可能受到削弱,准备金工具的统一性也会受到影响等。
央行指,“融资难、融资贵”的成因非常复杂,其中债务率较高及风险溢价上升是重要原因,这又与股本融资不足、部分主体存在财务软约束、经济增长对投资的依赖较大等体制机制性因素有关。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要依靠全面深化改革,标本兼治。
央行还提及,会深化国开行改革,发挥好依託国家信用、服务国家战略、资金运用保本微利的开发性金融的“供血”作用,重点支持棚改及城市基础设施等。上月央行曾定向向国开行提供1万亿元的抵押补充贷款(PSL)。另外报告显示,二季度央行未开展常备借贷便利操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