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Board logo

标题: 周小川称微调货币政策 尽快实现存款利率市场化 [打印本页]

作者: 宁天    时间: 2013-8-20 08:35     标题: 周小川称微调货币政策 尽快实现存款利率市场化

  市场忧虑中国宏观经济增长出现放缓,不过,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仍然很强,不会出现连续性下滑方式,并称下半年会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将适当做出结构性微调。他又对存款利率市场化表示乐观,并称将“尽快实现”。/本报记者 陈小囡

  中国中央电视台昨日播出对周小川的专访节目,周小川言语之间体现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信心。周小川表示:“中国经济增长内在动力还是很强的,不会出现所谓连续性下滑的方式。”对于经济在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的权衡,周小川称,会在两者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既保持经济较快的增长,同时能够实现优化结构,给改革开放加大力度留有操作馀地,并依靠改革开放来实现结构的更加合理化和优化。

  经济不会连续下滑

  本届政府上台以来,在经济政策上力主调整结构,与此同时,经济增速则持续放缓。今年首季,GDP增速降至7.7%,次季进一步下滑至7.5%。一时间,经济“硬?陆”等唱空中国的说法不绝于耳。另一方面,也寄望经济刺激计划,藉以提振中国经济。

  周小川称:“我不主张在经济增长方面使用所谓在空中飘?还是硬?陆这样的提法。”

  他又从就业方面引证中国经济形势总体向好,当前7.5%的增长速度是一个正常的水平。他特别强调,在全球经济不景气,中国又进行结构调整及产业升级情况下,上半年新增700多万个就业岗位是很了不起的数字。

  周小川明确表示,下半年将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兼顾包括经济增长、就业、物价及国际收支平衡走势等各方面目标。虽然“如果有需要可以做一些灵活的调整”。但强调,下半年货币政策不会有太大调整,最多是结构性微调。

  因资金供需失衡,今年六月份银行间市场爆发一轮“钱荒潮”,隔夜及七天期等主要回购利率飙升并纷纷创下歷史新高,隔夜品种最高更触及30%的高位。央行并未出手释放流动性,意在借此挤出经济“泡沫”,但其间因与市场沟通不足,未能有效引导预期而备受诟病。

  周小川认为,上述属短期事件,不会带来更大影响,中期来看银行体系的流动性总体充裕。

  央行在七月二十日放开贷款利率管制,中国利率市场化进入加速通道,市场普遍期望,央行年内可率先取消五年期定存基准利率,并推出同业存单、大额可转让存单(CD)等金融工具,加速利率市场化进程。周小川称,央行在技术上和条件上都已经做好准备,可以尽快实现存款利率的市场化。他个人认为,存款利率的放开按照原定的设想计划在推行,同时觉得是乐观的。

  保持人币汇率基本稳定

  本月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价连破6.12和6.11两个关口,上周五收报九四年汇改以来新高。昨日因尾盘出现购汇盘,令人民币收贬,重回6.12上方报6.1150。周小川表示,下半年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希望人民币汇率逐步走向一个双向波动的区间。

  交易员称,周小川有关汇率的讲话没有太大的新意,对市场影响有限。估计近期人民币兑美元在6.11-6.12元区间可能还会盘整一段时间。

  周小川还提到,今后中国大企业可能更倾向于发债融资,银行将更加重视中小企业和三农贷款。

====================
  第三方支付、网络信贷等互联网金融发展势头正劲,周小川坦言,互联网金融有风险,但要保持一个对科技发展正常的心态和支持创新的理念,对互联网金融表示乐观。中国央行网站昨日也引述该行副行长李东荣明确,信息化金融已逐渐成为中国金融业的发展方向。

  在回应有关互联网金融的提问时,担任中国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的周小川透露:“我们带研究生研究题目,我可能是最早的一个给我的研究生说,你研究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银行吧。”周小川自己也笑称:“当然肯定有第三方支付的帐户,或手机 支付的经验。虽然有一些地方有风险,有些东西和现行的法律法规不符,(但是)我们想最主要的是要对科技发展的这些事情保持一个正常的心态,和一个支持创新的理念,同时要履行依法办事,防范风险,保持稳定的责任。”

  他指出,互联网银行业务在经歷这么多年已经很成气候。至于基于互联网的第三方支付,在央行已经正式颁发执照,给他们一些必要的指引和一些规则,也已经开始有比较明显的趋势,对互联网金融看法乐观。央行网站透露,李东荣在上周三出席会议时表示,中国金融业信息化正经歷向信息化金融的转变,信息化金融已逐渐成为中国金融业的发展方向。他称,央行需要主动深入开展金融信息化理论与实务研究,提出预见性对策建议和解决方案。




欢迎光临 宁天论坛 (http://xiot.utmall.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