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Board logo

标题: 内银高风险信贷近10万亿 [打印本页]

作者: 宁天    时间: 2013-9-4 07:44     标题: 内银高风险信贷近10万亿

  摩根士丹利发表《中国去槓桿化:银行业能否安然度过金融风暴》研究报告,预测中国的高风险信贷率达9.7%,相当于近10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当中非商业银行的比率,较一般商业银行为高,前者包括政策性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共同基金投资者、小贷公司、典当行及地下钱庄。报告指出,已上市的银行高风险贷款,佔总信贷比率介乎6%至9%,国有银行介乎6%至7%,而中型银行为8%至9%。

  按行业分类,大摩指出需要关注地方融资平台、建筑业、製造业、贸易融资类的信用风险。地方融资平台高风险贷款,佔该行业总贷款的25%,建筑业高风险信贷率达18%,製造业高风险信贷率达17%,贸易融资类高风险信贷率目前达11.6%,而未来可能大幅上升,故需要警惕。

  政策扶持行业风险低

  大摩认为,贸易类贷款的增长,远远超过销售量、库存和行业GDP的增长,故可能存在过度授信的情况。另一方面,製造业的相关风险也有传导作用,而这类贷款被视作银行最常用的同业业务,故往往缺乏足够监管。此外,虽然矿业高风险信贷率达8%,但由于受惠政府支持电力、燃气、自来水等行业,令信用风险相对较低。

  报告指出,高风险信贷率不一定会变为不良贷款率,参考早前上市中资银行公布的中期业绩,平均不良贷款率低于1%。大摩分析称,目前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保持较低水平,主要是因为中国近年来槓桿率持续升高,而作为抵押品的资产(尤其是土地)持续升值,最后是多数企业仍然现金流充足。

  细行同业负债比达50%

  另外,评级机构标普发表《中国信用观察:信用质量分化可能导致中国50大银行呈现不同程度的抗压性》报告,评级资深董事廖强表示,预计内地产能过剩的製造业,以及地方融资平台的信贷损失,相当风险未来将会有大规模浮现,信贷损失可能大幅上升,不排除会有区域性小型银行的倒闭情况发生。

  标普认为,在宏观经济下行、政策不确定性因素增多、银行表内外业务持续快速扩张的作用下,银行业的信用呈进一步分化的趋势。大型银行和全国性银行信用得以维持,而多数规模较小的银行信用则进一步下降。廖强指出,小型的区域性银行去年资产增速都非常快,平均增幅高达30%,令信贷风险快速积累。银行资产的扩张非常依赖同业业务,而同业业务的快速扩张,对流动性管理带来极大的挑战。

  标普统计,个别银行的同业负债佔比高达30%至50%,而随?信用周期下行,流动性指标会在短期内发生极大的下滑,同时风险也扩散到更大的银行。廖强指出,目前行业有三波整合浪潮,第一为出口行业,该行业风险逐步释放见底,银行有盈利能力来吸收损失;第二为製造业,该行业风险正在暴露,信贷损失偏大,将远超出口业;第三为基建与地方融资平台,目前风险还未暴露。

  廖强认为,基于生存的压力,小的银行有动力跟更大的银行进行整合;对于中型银行而言,通过兼併一些小型银行,也有助于与大型银行展开竞争。过去十年,银行业的整合是由政府推动的;但未来将出现商业化的整合,其中,股份制银行和最大的区域性银行将会起到排头兵的作用。




欢迎光临 宁天论坛 (http://xiot.utmall.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