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Board logo

标题: 母女游美日记 / 冯 进 [打印本页]

作者: 宁天    时间: 2014-2-12 09:41     标题: 母女游美日记 / 冯 进

  一九八三年秋,应华裔作家聂华苓主持的国际写作计划邀请,茹志鹃和王安忆这对不通英文的作家母女远渡重洋,来到了美国爱荷华州,同行的还有作家吴祖光。《母女漫游美利坚》一书就是她们在美国一百多天亲歷亲闻的记录。

  此书由上海文艺出版于一九八六年,分一、二两部,分别刊登母女二人用日记体形式写下的印象。对茹志鹃来说,美国是传言中的天堂和地狱,对她是蛊惑莫名的“谜团”。刚到美国,她有许多不习惯的地方。住大学公寓,设备虽然“现代化”、人性化,她却发现很多锅子没有盖,煮粥、煲汤都不方便。超市买来的鸡一煮就烂,可惜不鲜也不香。切下去冒血水的顶级牛排嫩是嫩,但一点鲜味都没有。在亚洲超市买得到雪里蕻罐头,用来炒肉丝十分美味,就是太贵了。看到穿着肉色紧身衣独舞表演的女子、裸着上身在草地上日光浴的男生,她都觉得吃惊、羞涩。

  不过,在包馄饨、炸春卷、参加聚餐之外,茹志鹃也描述了写作计划中其他作家的性格和行为。她发现自己的经歷和聂华苓的颇多平行相似之处。她们两人同年,聂九岁丧父,她九岁差点被姑妈送进尼姑庵。一九四九年聂离开南京去台湾,其时她正随解放军进城。聂在台湾支撑家庭,养大两个女儿,她在上海也如是。她也关注中美文化的差异:美国人坐不住,开会简短,举止随意,时有搞笑行为出现。对最后这点,她虽因其有失庄重而惋惜,但理解美国人需要轻松、快乐和舒适。

  和乃慈相比,时年二十九的王安忆显然更新潮。她能凭破碎的英语问路,自己找回家。能不怕冷去看美国人的室外榄球比赛。也喜欢购物,看到促销就动心。记载同样的事件,如去附近的农场、工厂参观,她会记录下英文地名。她对美国文化、周围人的观察和评论也更尖锐。她质疑十八九岁的美国大学生除了晒太阳、跑步、喝酒、跳舞之外还有什么爱好。她不喜欢酗酒、神经质的德国作家。在一群比她年长的作家中,她大概感到寂寞,但不满别人大包大揽,不徵求她的意见就说要给她“安排年轻人”谈话。对“在美国、香港,学歷、学位重要”的说法,她也感到刺耳,因为觉得自己“只有小说”,而且是“他们看不懂”的中文小说。

  她描述了旅途中碰见的华裔知识分子。如,没有拿到终身教职而和校长打官司、发誓倾家荡产也要告到底的陈幼石教授。赵元任的大女儿如兰回忆母亲杨步伟喜欢热闹,宴请客人时,做饭、聊天、骂人,父亲则笑咪咪,一声不响坐在一旁听着。王安忆的自尊心很强,曾在饭桌上和某华裔教授争执起来,质问旅美华裔到底有多了解当代中国文学,认定他们只看“受批评的作品”。她说自己一吵架,就“又哭又说,总像耍赖”,我却为在这里看到如今年过花甲、蜚声中外的作家年轻时的真性情惊喜。

  和母亲不同,王安忆不觉得美国恐怖,也不认为美国神秘,甚至断言美国没有鬼。对别人害怕的黑人,她能欣赏他们的歌舞天分。她和美国大学生对话后收到学生来信,其中说到他们大学四年会换五六次专业、爱汉堡、花钱买不需要的东西、爱独立,觉得他们可爱,大约也能发生共鸣。茹志鹃关注的聂华苓丈夫住院后的点点滴滴,包括病号饭不如巴金在华东医院吃的好,年轻的女儿则全无兴趣。

  旅美一百天,她们对美国有什么定论?母亲说中国人在美国的生活不过如此:“处于客边,紧紧张张工作,冷冷清清生活”。女儿却说:“我不明白美国,我越看得多,就越是不明白”。本书的动人处,在于母女记录的个性化的美国印象不但折射出两人不同的人生经歷和价值取向,也留下了八十年代早期国门初开时中国民众特有的精神风貌。




欢迎光临 宁天论坛 (http://xiot.utmall.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