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檢舉)
分享
新浪微博
QQ空间
人人网
腾讯微博
Facebook
Google+
Plurk
Twitter
Line
标题:
广东不动产登记启动在即
[打印本页]
作者:
宁天
时间:
2014-4-15 08:55
标题:
广东不动产登记启动在即
广东近日成立不动产登记工作领导小组,拉开粤不动产统一登记序幕,广州深圳两市或列入先行先试试点。有港人忧虑不动产登记实施后将曝光所持物业,影响在香港公屋轮候资格。专家指出,内地不动产登记普遍被认为是房产税徵收的前奏,后者一旦实施才真正是“杀手锏”,可能深刻影响港人的北上置业意慾,甚至催生物业抛售潮。
继月初国土部宣布已成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领导小组之后,广东省国土资源厅14日披露,广东近日已成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由该小组负责组织研究制定、修改不动产登记工作方案和其他相关工作。广东率先紧随国土部成立该小组,这被理解为不动产统一登记政策很可能将在广东城市先行试点。
穗深先试点全省再铺开
“目前未有相关实施细则,需等国土部相关政策出台后,才能结合广东实际进行研制。”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按国土部要求,内地不动产登记将统一从6月开始,不过目前还无具体落地政策。此前已在广深两市进行调研和摸底,广东省或将先在广州、深圳开始不动产登记试点,然后再全省铺开。
据置业国际报告显示,多年来港人在珠三角置业均保持高速率增长。其中广深两市是港人内地置业首选城市,2013年港人在深圳置业的数量更佔全市成交物业的20%以上。一旦广深启动不动产登记,或将有逾十万在两市置业的港人受影响。
部分在香港有申请公屋的内地置业港人担忧,实行不动产登记后,很可能影响到他们在香港公屋的轮候资格。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指出,港人申请公屋及综援时是要申报其境外资产的。以往内地未有相关登记,有心人很容易利用此漏洞瞒天过海,一边?住内地“豪宅”,一边享受香港公屋福利。一旦内地完成不动产统一登记后,这样佔尽便宜的好梦就行不通了。特区政府可以轻易地查出公屋住户或轮候户在粤省的房产资料。
“不动产登记启用后,港人一市多房的情况也会被曝光。”在莞拥两套房港商李生说,现行规定港人在内地只能拥有一套房产,但因内地住房信息联网不完善,港人或可在中介帮助下超额购置两套或多套住房。对于今后是否会被追责,李先生表示担忧。
料引发港人物业抛售潮
此外,不动产登记普遍被视为是为内地开徵房产税创造条件的铺垫。广东省社科院科研处处长丁力指出,以前对个人房产徵税主要在于交易环节,并不需知道户主的具体信息;而今后政府考虑对不动产的持有环节徵税,因此需要弄清楚产权拥有者的具体信息。
港人陈生因工作需要频繁往返广州和香港,他在番禺购置一套房屋。但若今后广州效仿上海以人均居住面积徵收房产税,他名下的房产可能每年将需缴纳数万元。“到时或考虑抛售物业。”他说。“很多港人在珠三角置业并非用于常住。”广州社科院高级研究员彭澎坦言,内地现行的房产税大多计对大面积住房及“豪宅”重点徵收,而港人一向在莞深等地购置物业恰恰多数是“豪宅”。彭澎认为,若不动产登记完成后开徵房产税,届时很有可能引发港人物业的抛售潮。
========================
房产登记非反腐“万灵丹”
日前,广东在全国各省率先成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领导小组,标誌?这项备受关注的制度改革开始“落地”,并进入正式实施的倒计时阶段。消息传出,舆论反应积极,普遍将其视为告别“高房价”的前奏,更有人认为,此项改革可算是反腐之“灵丹妙药”,一旦顺利推进,可望为一众贪官敲响制度的“丧钟”。
公众怀有如此一番良好的期盼,并不难理解。在已“落马”的贪官身上,房产腐败基本都是“重头戏”,他们当中不少人所拥有的房产动辄两位数,让终日为房奔忙的升斗小民们情难以堪。而“房叔”“房姐”的层出不穷,更凸显房产信息不公开、不透明的极大弊端,有鉴于此,公众自然盼望即将推行的不动产登记制度能成为崭新的反腐利器。
不容否认,内地目前的官场腐败,与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本身的残缺有一定关联,基础数据的不健全使房地产成为腐败官员洗钱和安置不法财产的重要渠道和保值形式。从这个角度看,房产的全国性信息平台一旦建立,或会对市场部分灰色房源存量产生威慑作用,敦促一些“蛀虫们”吐出多馀房产。但是,如据此推断,不动产登记系统的建立能够对涉房腐败形成“当头一棒”,斩断多佔多用、利益输送的问题,恐怕不那么乐观。
事实上,中国在多年前已提出统一不动产登记制度,其初衷在于解决该领域存在的“九龙治水”、职能重叠、程序繁琐等问题,提高政府治理效率和水平,保证不动产交易安全。换言之,这个制度的出台不是为了反腐败,更不是为了把公众的房产拿出来“晒”。
在制度设计上,是否设置查询端口、允许公众查阅官员的不动产登记资料,尚需拭目以待。即便这一环节得以实现,但房产登记是基于自愿而非强制,那么贪腐官员也可以选择不登记,或利用户籍制度漏洞以假身份办理登记,再或者,还可将房屋暂时登记在七大姑八大姨名下。去年薄熙来案公审中,薄家对法国尼斯名胜区的豪宅,就以“代持”形式规避风险,此种情况下,除非纪检机关介入调查,否则,任你将房产信息系统翻了个遍也难奈其何。况且,房产只是官员财产的一部分,这方面被盯紧了,不排除他们就会将更多财产转化为存款或黄金珠宝。由此来看,指望不动产登记制度“一招制敌”,还是未脱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窠臼,难免挂一漏万。
说到底,房产登记与官员财产公示制度性质不同、功能不同,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更不能因此找到藉口放慢“晒官财”的脚步。从本质上治理涉房腐败的关键,是要严格执行官员财产公示制度、严格界定政府和市场的边界、约束公权对于市场和民间的随意干涉,而不仅仅是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须知道,没有行政体制的改革,没有公共服务的归位,即便在房产登记上实现了再完美的技术改进,也难以独力承受反腐之重。
欢迎光临 宁天论坛 (http://xiot.utmall.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