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随着国产武器序列的完善,中国在国际军贸市场上正自信的展示出更多实力。两年一届的珠海航展在今年参展军机数量和先进程度上都超越以往,成为创办18年来规模最大的一届,其标誌之一就是歼-31“鹘鹰”、运-20“鲲鹏”等代表中国航空工业新势力的机型将首次登上这一舞台。
上一届航展上,“鹘鹰”仅作为AMF(先进多用途战斗机)概念模型参展,现在“鹘鹰”已在珠海金湾机场上空机动翻滚,这也是中国首次正式公开国产第四代战机。有观点认为,鹘鹰和运-20的亮相,令本届航展的含金量不逊色于范保罗航展太多。
隐身效果可媲美F-35
作为中国研製的第二款隐身战斗机,“鹘鹰”的首秀将会对国际战斗机市场现有格局形成何等影响令人关注。“鹘鹰”设计初衷是作为四代机验证机用于验证空气动力学设计、隐身外形、轻量化结构、新一代航空电子设备和先进製造等技术,以积累先进战斗机设计经验,并争取获得出口订单。
就气动设计来说,歼-31採用目前比较成熟的隐形飞机设计思路,其隐身效果可与美国F-35媲美,能够满足大部分作战需求。2012年中航工业董事长林左鸣曾对大公报表示,中国的隐形飞机气动布局独具特色,是做了无数飞机缩比尺寸,进行了大量风洞和隐身试验,有许多西方飞机都没有的特点。在做验证机时,考虑到各种市场的可能性,根据客户需求来完善。
虽然还处于性能开发的阶段,已有最乐观的估计认为歼-31可以在五年之内定型量产。若真正在国际市场上有所作为,发动机同样是歼-31亟待弥补的短板。一旦实现量产,歼-31和歼-20、歼-15将在不同领域实现高低搭配,特别是如果成为舰载机,将对完善中国航母作战体系,加快形成航母体系作战能力意义甚大。运-20目前各方面技术更趋成熟,研製进展非常顺利。运-20总设计师唐长红曾透露,目前的试飞频次和留空时间均创造了试飞歷史上的纪录,留空时间多达四五个小时,已经实现了最大起飞重量和最大飞行高度。
运-20技术基本稳定
未来运-20还将经受强度试验、颤振试验、失速速度飞行、结冰任务等极限飞行、高风险飞行科目的挑战,原型机需要飞行上千架次,对飞机的边界性和极限性进行测试。
不久前,运-20首次完成转场试飞,标誌该机的极限性和可靠性取得重大突破。这表明运-20技术基本上已经稳定固化了,并且可以在公开的平台上展示,首架装备型的运-20很有可能在两年内投入空军使用。
此外,一直盛传中国将向俄罗斯採购苏-35战斗机,俄罗斯此次派出参展的就是一架苏-35S,届时将表演普加乔夫眼镜蛇机动等复杂动作。俄罗斯媒体认为,这次展示将是一次关键测试,之后中国有可能决定是否购买这种飞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