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随着大盘指数在11月份创出新高,大宗交易市场的景气度迅速攀升,不仅交易规模较10月份明显提升,大宗交易的整体折价率也逐渐收窄,业内人士分析,大宗交易的参与者以产业资本为主,大宗交易市场活跃度的上升暗示着产业资本对A股市场未来走势抱有正面期待。
据统计,11月份大宗交易市场已累计发生交易1178笔,交易总量约39.75亿股,成交总金额约431.29亿元,日均成交规模和日均成交金额分别为1.99亿股、21.56亿元,其中招商银行在本月的大宗交易总金额就高达33.02亿元,民生银行、贵州茅台、京运通等39只个股本月的大宗交易金额也都在1亿元以上。相较之下,10月份大宗交易市场的日均成交规模和成交金额分别仅为1.63亿股、13.86亿元,当月大宗交易金额超过1亿元的个股只有广发证券等26只。
大宗交易的折价率数据也在本月出现积极的信号。本报数据中心统计,11月发生1178笔大宗交易的平均折价率为5.53%,较10月份5.83%的整体折价率收窄约0.3个百分点,其中本月涉及交通银行、南京港等股的159笔交易以溢价或平价形式完成,而10月份以溢价或平价形式完成的大宗交易不过72笔。
本月的大宗交易市场中,机构投资者频频扮演吸筹者的角色。统计数据显示,本月已有82家机构席位通过大宗交易市场买入A股约35.07亿元,机构席位数量和买入金额分别较10月份多出36家、15.05亿元。
申银万国投资顾问谭飞认为,大宗交易市场交易规模的上升以及交易折价率的收窄预示着主力资金认为当前的A股市场仍有机会继续上冲。
建议
投资者可借鉴大宗交易思路
业内人士指出,近期在大宗交易平台上,获得机构投资者买入或以平价、溢价形式完成交易的个股,有望在震荡的市场中迎来较好的表现。
国泰君安投资顾问张涛介绍,本月有多只个股在大宗交易市场上以平价乃至溢价形式完成,这很可能意味着主力资金认为该股股价仍处于合理或偏低的价位上,存在进一步运作的价值。如果此类个股前期涨幅低于所属板块整体水平、2014年三季报及2014年年报预告所显示的业绩走向均较为乐观、未来3个月内不存在限售股解禁压力,那么很有可能在后市的反弹行情中有较好的表现。
申银万国投资顾问谭飞则认为,从机构投资者近期动向看,蓝筹股仍是其在大宗交易市场中的重点布局对象,在大宗交易市场中,得到机构席位溢价或平价买入的蓝筹股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