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央行退出常态化干预,美元在国际市场升值的背景下,中国上月金融机构口径及央行口径外汇佔款均现负增长,分别减少1184亿及1289亿元(人民币,下同),并分别创07年12月及03年12月以来最大下降金额。分析称,境内结汇意愿的走低,是造成外汇佔款减少的重要原因,分析称,这或推迟降准时点。此外,在美元强势及中国“走出去”战略逐渐推进背景下,今年外汇佔款同比料继续减少。
数据显示,金融机构口径外汇佔款上一次回落在去年8月,当时减少311.46亿元;央行口径外汇佔款在10月份回升后,已连续两个月下跌,11月份央行口径外汇佔款减少67.68亿元。
人币弱 结汇意愿降
交银金研中心高级金融分析师鄂永健表示,去年12月金融机构外汇佔款减少规模大于预期。汇率预期分歧增大形成的四季度以来结售汇逆差较大,是形成这一现象的基本面原因。此外,为稳定人民币汇率,央行或在银行间市场通过出售外汇,回收了一定数量的人民币资金。该行称,由于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环境的演变趋势未有明显改变,预计2015年中国外汇佔款同比仍将少增。
上月中国贸易顺差达到3045亿元、FDI为133亿美元,但同期金融机构口径外汇佔款却负增长1184亿元,且新增外汇存款少增186亿元。民生宏观研究团队判断,上述现象表明中国遭遇了资本外流。首先,年末企业购汇需求强劲的季节性因素;其次,金融危机后国内企业及个人通过虚假贸易,或对外负债借入低息美元流动性,人民币资产吸引力下降及美元强势相结合使这部分美元流动性外流;最后,中国正积极为企业“走出去”提供长期外汇支持,未来或将外汇储备用于抵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基建投资上的资金缺口,以缓解国内产能过剩和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压力。
去年银行间流动性大缩
湘财证券策分析师朱礼旭指出,外汇佔款的负增长表明“进来”的热钱在减少,而出去的资金却在增加。招商银行总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同意,资本外流肯定是存在的,但不能简单的认为一定是资本外流导致外汇佔款的波动。随着中国对外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对外汇佔款的影响也日益上升,现阶段资本外流的规模尚难测算。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也估计,央行退出常态式干预,外汇佔款将保持低速增长。
去年12月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下跌0.95%,创出九个月来最大单月跌幅,并以全年贬值2.4%告别四年升值路。
外汇佔款下降将制约进一步宽松政策推出的时点。朱礼旭相信,外汇佔款持续减少后,基础货币投放将现下降,但12月份是财政存款集中释放期,这会在一定程度对沖同期外汇佔款的减少,预计降准或被延后。同时,央行仍可能通过借贷便利等创新型政策工具应对外汇佔款的下降。
民生宏观指出,央行若短期内继续加大货币宽松力度,可能会陷入“资本流出、抵补基础货币缺口、贬值预期增强、资本加剧流出、更大的基础货币缺口”的恶性循环,在这压力下或推迟央行降息时点。
央行数据还显示,上月财政性存款减少1.27万亿元,与外汇佔款结合起来表明,当月市场因此增加了1.15万亿元的流动性。
而2013年12月财政性存款则大减1.46万亿,与外汇佔款结合起来表明当月流动性增加1.73万亿元。刘东亮分析称,相较2013年,去年的银行间流动性其实出现大幅萎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