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未出乎市场意料,MSCI(摩根士丹利明晟指数)周三凌晨宣布,推迟A股纳入旗下新兴市场指数。惟MSCI取态积极,计划与中国证监会成立工作组,旨在釐清并解决境外投资者对于A股制度顾虑,加快将A股纳入新兴市场指数的步伐。“只要问题解决后,随时可将A股纳入指数。”对于该利淡消息,A股昨日表现淡定,低开后逐步走高,盘中曾升约1%,收报时仅跌0.15%。
MSCI列举了目前外资对于A股市场存有的三大制度性顾虑:投资额度审批程序、资本流动限制,以及实际权益所有权问题。首先,MSCI在收集客户意见时发现,海外投资者明确要求A股市场提供更加顺畅、透明的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及R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额度审批程序。有客户建议,中国监管部门应按机构资管规模分配额度大小,这对于完全复製跟踪指数的被动型基金尤为重要。
外资存三大制度性顾虑
资本流动限制方面,海外投资者客户特别提出,希望在沪港通计划下,能够撤销每日北向投资(即从香港流向上海市场)的额度限制。由于被动型投资者往往在收市前才进行交易,每日额度的限制会对这类投资者带来很大程度的投资不确定。
实际权益所有权方面,中证监上月18日曾公告明确沪港通下名义持有人制度,指境外投资者通过香港结算公司持有的沪股通股票,仍享有作为股东的财产权。MSCI对此认为,外资仍需要时间去作出最后评估,但亦承认“A股市场对外开放取得的进展有目共睹。”
称问题解决可随时纳入
与以往不同的是,MSCI并未遵循周期惯例,将A股下次评审结果顺延至明年六月份公布。该公司表示,计划与中证监成立工作组处理上述问题。一旦有关市场准入的剩馀问题得到解决,A股将随时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MSCI如此表态其实早有预兆。就在本月初,MSCI亚太研究主管谢征傧就曾指出,将弹性处理A股纳入时间表,不局限于年度检讨的时间安排。
MSCI董事总经理兼全球市场研究部主管Remy Briand在随后召开的电话会议上表示,公司与中国监管部门互动多年,今次与中证监合作成立工作组解决遗留问题也属于常规、正常程序的一部分。工作组的成立将加快将A股纳入新兴市场指数的步伐。他指出,合作成立的工作组非正式机构,只是交换意见的一个论坛。
Remy Briand强调,A股估值水平并非纳入指数的考虑因素,MSCI关注的是结构性的市场开放度。“至于A股估值是否偏高,要由投资者进入这个市场后自己评判。介绍境外投资者进入A股市场,增加投资者多样性和不同的估值观点,也是纳入MSCI的初衷所在。”他并称,没有任何单一事件是触发纳入A股进程。“深港通当然是一个非常欢迎的开放举动,但并不是决定性因素。”
料纳入初期对A股影响小
值得注意的是,MSCI提议最初仅纳入符合条件的A股成份股仅佔总市值的5%,据此推测A股在MSCI新兴市场指数中的权重将为0.5%。按照摩根士丹利最新研报,此举只能为A股带来大约2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22亿元)的增量资金,在A股市场目前动辄两万亿元(人民币,下同)的即日成交水平下,这笔资金可能在15分钟内就被消化。
目前沪深两市总市值达67万亿元,总流通市值达56万亿元,为全球第二大股票市场。但外资在市场中佔比极小,既使将QFII、RQFII额度及沪港通等全部累加计算,这一比例仅为1.3%。就在上个月,富时指数率先推出纳入A股的过渡性新兴市场指数,而标普指数也将在今年九月份考虑将A股纳入新兴市场指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