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广州调降汽车产业目标

  随着美国“汽车之城”底特律日前申请破产,内地对汽车产业前景的担忧急增。以汽车业为最大支柱产业的广州,曾有志于打造“中国底特律”,市政府近日发文将2015年整车产能和总产值目标均缩水3成。

  广州自1989年起经济总量稳居内地城市第三位,近年面临天津、深圳、苏州等步步紧迫,仍恃汽车製造业作为战略性主导产业而续领风骚。但从去年8月至今年4月,广州汽车业产值连续9个月负增长;尽管之后回升态势明显,广州市政府近日发布《关于加快我市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建设的意见》显示,2015年整车产能目标由一年前的“450万辆”下调为“超过300万辆”,总产值目标亦从6500亿元缩为4500亿元。

  “美国底特律近期申请破产事件,正为内地以汽车工业为支柱的城市敲响警钟。”中国社科院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美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肖炼坦言,汽车在百年前是朝阳产业,现在和今后则属夕阳产业。而业界普遍认为,底特律的衰败,主因还在于其产业结构过于单一,当支柱产业汽车业地位下降后,又未形成新型的接替产业。

  广州社科院高级研究员彭澎指出,虽然有关部门紧急澄清,“450万辆”的目标包括广州在外地一些厂的总产能,“超过300万辆”则指广州本地汽车产能,但无论是否因口径不同,广州当初要成为“中国底特律”的目标,目前确已面临调整关口。

  依赖日系格局待改变

  彭澎指出,广州近年提出的十大核心产业中,汽车业居首,新型城市化战略中汽车业仍居于四大製造业之首,佔广州GDP约1/4之重,且是该市第一税收来源。其背后凸显的则是广州难觅其他巨型产业替代汽车业的困局。而在产业内部,因中日关系近期都较难好转,穗汽车业全面依赖日系的格局更亟待改变。

  对于广州今次下调汽车产能目标,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亦认为与底特律破产有关,意味着政府释放出汽车产业政策调整的信号,今后或将尽力摆脱单靠汽车产业作为经济支柱的局面,将重心分散到其他高新技术产业。

  事实上,近年广州一直试图在产业升级与经济转型上有所突破,曾寄望于“再工业化”与“重型化”两大路径。广州市政府人士透露,目前已把目光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市财政连续5年共投入200亿专项资金扶持战略性主导产业发展;每年还斥资20亿元提升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健康、新材料与高端製造产业”3个千亿元级新兴产业群,培育突破“时尚创意、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产业”3个百亿元级新兴产业群。规划到2016年,形成约50家百亿元龙头企业和约10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

  不过,从汽车产业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背后凸显的转型出路更在于,广州正?力从依靠投资拉动、要素驱动转变到自主创新来拉动经济发展。林江指出,广州要提升核心竞争力,须瞄准世界科技进步的最新趋势,提早论证做好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对可能引领未来经济增长的新技术加大研发投入,这或为“后汽车时代”的广东乃至内地产业结构升级提供经验借鉴。

==========================

“美国底特律破产的原因在于以汽车业为支柱的产业结构过于单一,这将对广东以往力推‘专业镇’的政策有所冲击。”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坦言,珠三角形成了以“专业镇”为基础的产业链,但每个镇之间过于单一的产业结构或致使抗风险能力降低。而目前广东在完善粤东西北地区产业布局的同时,也推进珠三角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林江指出,珠三角“专业镇”可适当延伸一两个接替性的服务类产业,“如东莞厚街镇原本专攻傢具生产,近年亦依託酒店业的繁荣大力发展会展业。一旦傢具产业不景气,可及时转换产业重点,提高抗风险能力。”

  其实,近年广东亦致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高端新型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照明、生物产业、高端装备製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初收成效,去年增加值12%的增幅,比全省规模以上工业高3.6%。而今年上半年8.5%的GDP增速,较内地高0.9%;相比第一、二产业增加值分别增2.9%、7.9%,第三产业增9.6%。

  有专家认为,尽管近年广东结构调整“可圈可点”,但也面临部分产业产能过剩、高新科技产业对经济带动不能一蹴而就等问题。以希望转型成为国家高端装备製造业基地的佛山为例,今年上半年传统製造业电子信息、机械装备、汽车行业等九大产业投资增速同比负增长72.9%。

  广东省社科院区域竞争力中心主任丁力称,目前广东在产业布局上过于依赖政府主导,但因政府对市场不敏感,往往导致出现“政府想做哪行,哪行就产能过剩”的情况。如广东已有光伏和LED产业投资失败的经歷,更应认清产业布局弊端,把主导权交还给市场,政府还原回引导者角色。“如目前第二产业已饱和,但政府仍在扶持相关製造业,防止经济出现过大跌宕,这是不太合理的。只有对第二产业的财政投入减少,才能让第三产业得到支持”。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