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就近期热议的两地基金产品互认,中国证监会基金监管部副主任徐浩昨表示,中证监与香港证监会已成立工作小组着手有关工作,有关基金互认的大原则是丰富基金产品,为两地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恒生银行执行董事冯孝忠预料,基金互认后,香港可成为欧美以外管理资产的重要地区。
特区政府近日与内地签订的CEPA补充协议十中提出,探讨两地基金产品互认,徐浩说,中证监与香港证监会成立工作小组,正为两地基金互认开展工作。他指出,内地有很多资金需透过香港这个平台,投资到境外,本港亦有资金对投资内地感兴趣,基金互认正是满足市场需求,大原则是促进两地市场发展,增加基金产品,使投资者有更多选择,并为基金公司提供更便利的业务机会。
冯孝忠认为,两地基金互认最重视的是准入门槛,例如新产品要多久才能进入内地,审批时间要多长等。他又提到,现时本港基金经理主要投资港股、台股及内地A股,两地基金互认后,香港可成为欧美以外管理资产的重要地区,管理更多欧美资产,这将增加本地市场对基金经理的需求。他续指出,期望把国际标准的销售手法带入内地,改变内地基金销售,香港亦可培训更多中介销售人员,增强竞争力。
证监会副行政总裁张灼华则指,去年起已与中证监商讨两地基金互认安排,但现时仍处于积极研究阶段,有相当多技术问题待解决。
此外,对于中央于今年三月放宽对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的准入限制,徐浩表示,RQFII初期限制资产配置及准入资格,但随产品取得不错收益,加之限制令产品雷同,已难以满足投资需求,故中央放宽了准入限制,令更多金融机构参与其中。他认为,这样使加大竞争提升服务质素,从而吸引更多人民币资金来港,亦有利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地位的巩固和提升。
徐浩:助巩固人币中心地位
冯孝忠对放宽RQFII的限制持乐观态度,认为可使产品发展更灵活,亦扩大了保险公司的投资渠道,容许本港保险公司透过RQFII投资内地市场。他引述数据指,过去18个月,本港人民币保单总额达到11万张,资产规模约210亿元人民币,说明人民币保单已成为现时最畅销的产品之一。
不过冯孝忠提到,两地基金互认后,RQFII产品的竞争压力会增大,香港要更积极推出新产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