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产能过剩和“禁酒令”等因素影响下,白酒行业中期净利润大幅下滑,甚至出现亏损,“国酒”茅台的十年增长神话也宣告落幕,市值跌破1500亿元。业内人士认为,白酒行业景气度短期内仍难好转,行业即将迎来新一轮洗牌。
伴随政府加大反腐力度导致“三公”消费继续下降,白酒企业纷纷“中枪”。数据显示,14家白酒上市企业中报业绩呈下降趋势。其中6家公司业绩同比增长,8家同比下降。伊力特(600197)和青青稞酒(002646)表现较好,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44.46%和33.71%。五粮液(000858)、山西汾酒(600809)、贵州茅台(600519)和洋河股份(002304)的业绩增幅分别为14.76%、7.34%、3.61%和3.5%,增速严重下滑。皇台酒业(000995)上半年净利润同比暴跌108%,酒鬼酒(000799)同比跌88.24%,沱牌舍得(600702)和水井坊(600779)净利润分别下降84.81%和41.69%,老白乾酒(600559)和泸州老窖(000568)分别下跌12%和9%。相较此前几年30%甚至50%以上的增长,白酒业整体陷入低迷已是不争的事实。
股价也应声缩水,其中曾为A股神话的贵州茅台在公布半年报后的首个交易日,遭遇上市以来最悲惨的一天,开盘后15分钟即封住跌停板,收盘价创近三年最低。上周二,在没有明显消息面因素的情况下,茅台再遭资金抛弃,当日大跌5.58%,收报141.3元,市值也跌破1500亿元,上周三虽小幅反弹0.42%,收报141.9元,但市值仍未突破1500亿,报1473.18亿元,较年初的2170亿元缩水近三成。有投资人直呼,“白酒投资的黄金时期已经一去不復返”。
茅台市值缩三成
联讯证券研究报告认为,白酒行业的景气度短期内难以好转,其中提到,从二○一二年底到二○一三年中期,大部分白酒企业的预收帐款明显下滑,作为白酒股的“护城河”骤然收缩,再加上政府反腐和抑制“三公”消费的持续,白酒企业将暴露在行业景气度下行之下。其中,对中低端白酒的冲击将大于高端白酒。
研报指出,目前白酒主要面临两大问题:结构性过剩以及原有成长模式难以为继。随?高端白酒企业产品重心下移,白酒结构性过剩问题将在未来几年更为突出。联讯称,今年可能是白酒行业市场问题继续发酵甚至恶化的一年,也是白酒企业开始分化和洗牌的一年。由于白酒结构性过剩,在行业调整中后期,中低档白酒受到的冲击会大于高端白酒,真正能站到最后的还是具备品牌和渠道优势的龙头,以及享受区域优势的地方酒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