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尽管三中全会公报中并未提及内房调控问题,但文中有关“市场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表述仍给外界提供了想像空间。昨日就有消息称,内房股再融资审批操作已全面展开。惟审批过程与其他行业不同,需由国土资源部、住建部及中国证监会方共同进行,因此审覆周期或长达五个月。
据上述消息显示,本周二晚些时候,三湘股份一位内部知情人士透露,公司的再融资预案已经获得管理层受理。而另据某投行人士称,虽然目前尚无房企的再融资方案获管理层批覆,但这主要是由于房地产行业的特殊性,获批时间会超过一般上市公司融资方案审批三个月的时间限定,预计时间周期为五个月左右。
巧合的是,海印股份就在同一日发布公告称,十一月八日收到的《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申请受理通知书》显示,中证监已依法对公司提交的《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行政许可申请材料进行了审查,认为该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决定对该行政许可申请予以受理。
资料显示,中证监于二○一○年十月份表态暂缓受理房地产开发企业重组申请,并对已受理的房地产类重组申请徵求国土资源部意见。自此开始,内房企业上市、再融资及重大资产重组等事项已连续三年停滞不前。
但新湖中宝八月二日突然公布再融资预案,募资不超过55亿元用于上海两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其后内房企业集体陷入了“激情燃烧”的融资岁月。截至目前,共有37家房企发布再融资方案,融资规模超过914亿元人民币。
分析人士认为,作为一项政策,政府採取严控开发商资金来源的手段调控楼市具有一定歷史背景,但当前情况有所转变,因此重启时机已到。房企通过再融资渠道输血资金链,也与眼下市场主导行业发展的政策方向相吻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