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商务部台港澳司副司长孙彤23日在京表示,商务部抓紧规划、积极推动中央政府提出的在“十二五”规划期末基本实现内地与香港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目标。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是考虑选项,但仍需与特区政府达成共识。孙彤还透露,目前东盟已同意与香港就区域经济合作进行单独谈判。
2013年,内地与香港贸易额同比升17.5%达4010.1亿美元,佔内地对外贸易总额的9.6%。截至11月底,内地累计批准港资项目359674个,实际使用港资6568.7亿美元,佔内地累计吸收境外投资总额的47.5%,而内地对港非金融类累计直接投资达3351.5亿美元,佔内地对外非金融类累计直接投资存量总额的59.4%。
内地与香港之间经贸交流取得成效,很大程度上得益于CEPA(《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的签署和实施。按照世贸组织的标准,在开放广度上,两地货物贸易领域已实现了全面自由化,而服务贸易对港开放的部门也已超过欧盟在WTO中的承诺。
下一步或实现服贸自由化
孙彤表示,在CEPA的下一个补充协议中,将在进一步提高开放广度的同时,提高开放的深度。“下一个补充协议是实现内地与香港之间服务贸易自由化的重要一步”,他表示,未来CEPA的发展方向将考虑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的模式,“这需要根据CEPA的实施情况与各地政府达成共识”。
此前就一直有港商反映CEPA的开放深度不够,到内地投资仍存在“大门开,小门不开”的问题,孙彤以律师行业举例说,香港律师想要在内地执业就必须考取内地的律师资格,而中港适用的是不同法律体系,这就增加了两地律师考取对方执照的难度,“其实不存在‘小门’的问题,CEPA能做到的只是市场的准入”。
孙彤还透露,“商务部在做相应研究,今后将最大限度的简化审批,加大对港商开放的深度”。
香港—东盟区域谈判启动
在与上海自贸区的开放做比较时,孙彤强调,上海自贸区是针对所有外资的自主性开放,是一种体制的创新,而不是政策的洼地。而CEPA则是在内地与香港经过谈判后的贸易协定,其优惠政策仅针对香港,“香港与上海是共同发展的关系,而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孙彤称,中国自2001年加入WTO之后,外贸总额已由6000亿美元增至今年的4万亿美元,蛋糕越来越大,香港所佔的份额亦会越来越大。
孙彤还表示,中央政府一直支持并愿意推动香港参与各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合作,他透露,在内地与香港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东盟已同意就香港与东盟的区域经济合作与香港进行单独谈判,“目前香港和东盟的区域经济合作谈判已启动,香港今后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并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