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从防空识别区、钓鱼岛,到中国航母、远洋训练,再到核潜艇部队、中国武装力量的多样化运用白皮书,国家安全战略已开始将从“以本土防御为核心”转向更为广阔的区域及全球防御。平安证券等多家券商发布报告指出,领土安全和地缘冲突对壮大军备提出了要求,在中国已具备加强军备基础的前提下,A股和港股的军工板块投资机会已经来临。
从最近来看,平安证券分析师陆洲指出,今年“全国两会”预计将讨论政府机构改革精简、军队优化调整、国安委启动运转等重大问题,同时国防预算、通用航空、大飞机、航空发动机专项等军工热点也将再度热议,上述涉军热点将构成一季度军工板块表现的重要支撑。
估值修復空间巨大
从更长远的角度出发,陆洲提出了看好军工板块的四大理由。首先,目前国内军工板块仅3.4倍的市净率很适合做大规模注入,军工重组是全行业跨越式发展的起点,此举既是军工企业高估值、高溢价的重要原因,亦是公司利润跨越式增长的重要方式和股价的重要驱动因素。
其次,中国军费开支以每年8%至10%的速度稳步增长,随?军队体制编制调整及军队规模结构的优化,军费将实实在在投入到军队装备购置中,军工业绩料加速反转。
再次,中国製造已不再是低端的代名词,国产尖端武器将“装备全球”,未来中国军贸出口前景光明。最后,大国崛起均有赖强大的国防,新一届领导人也在强力整军备战,预计相关题材刺激或随时引爆。
至于第一点看好理由,中航证券分析师李军政也表示贊同。他指出,目前军工板块估值正处在上升浪的底部区域,其PE(市盈率)和PB(市净率)区间估值分别为42.4倍和2.9倍,低于全周期估值中枢,因此估值修復空间巨大。他分析认为,军工板块较高的估值与资产重组预期有关,行业改革是军工板块最根本的驱动力。
军费佔比料会提高
数据显示,中国去年的国防预算为7202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虽增10.7%,但近十年来,中国军费在GDP中的佔比始终维持在1%至1.5%,远低于全球2.4%的均值。申万研究团队说,1998年后中国军费开支高于GDP增速的趋势料将延续,未来军费开支将稳定增长,但其中的结构将发生变化,军费管理、资源配置、集中採购等制度也将渐趋完善。
陆洲分析,合理的军费增长目标应表现为一个增长区间,依据国内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军队建设发展需要,军费在GDP中的佔比应控制在2%至4.8%区间内,低于下限国防建设就会遇阻,高于上限则会影响国内经济建设,“近几年防务负担基本维持1.4%左右的偏低比例,最优的防务负担应在3%左右”。平安证券预测,未来3至5年中国军费年复合增速应在10%至14%,2015年军费将突破万亿元。
“经济实力、周边形势等是决定未来中国军费开支的核心要素,经济实力须以军事实力为保障,目前中国经济发展与国防建设间存在时滞矛盾。”申银万国分析师李晓光说,另一方面,现代战争形态已呈技术形态信息化、组织形态系统化特徵,但中国军队当前仍处机械化建设期,信息化水平虽在加速,但相比国家安全需求和世界先进水平仍有差异,因此现代战争形态与中国的国防实力间也存矛盾。此外,提升国防实力需增强武器装备和信息平台建设,但当前中国的国防实力提升需求与军工产业体系落后之间也存矛盾。
李晓光相信,基于上述矛盾,即便没有南海及钓鱼岛问题,中国增强自身国防实力、军工产业的变革亦是大势所趋。
产值将超1.5万亿
业界预测,到2020年中国军工产值累计将超1.5万亿元。平安证券相信,飞机製造、航母建造、卫星导航和地面装备信息化是未来军工发展的重点。假设中国在未来5至10年中存在600至700架三代半、四代作战机,及300至400架运输机需求,加之相应的维修和升级改造需求,估算中国军用固定翼飞机市场需求规模将超8000亿元。同时,中国单个航母编队造价在150至220亿美元,装备信息化将带动光电类、雷达类、制导类武器快速放量。按国务院发布的《国家卫星导航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国卫星导航产业到2020年的规模将超4000亿元。
从去年军工股表现来看,业绩和估值迎来双升,A股军工板块也整体大幅跑赢大盘。陆洲认为,钓鱼岛矛盾和军工重组政策放开,是去年首季军工板块的主驱动因素,而四季度军工板块的主驱动力是国安委的成立,及东海防空识别区的划定。去年首季的行情更多表现为试探与摸索,其核心逻辑并未突破歷史局限,但四季度以来的军工行情表明,国家战略层面的鲜明导向与国家军事变革的坚强决心,令军工板块获得了更多市场认同,识别区和国安委带来的政策新风,提高了军工行业的整体景气度,并激发了板块做多动能,并将在未来3至5年的大周期中不断巩固强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