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横跨新疆、青海、甘肃三省区的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又称兰新高铁、兰新客运专线)新疆段6月3日启动联调联试,全线预计于年内贯通,未来将大大缩短新疆与内地的时空距离,在中国向西开放格局中,成为一条名副其实的“钢铁丝绸之路”,而其全长462公里、兼顾湿地保护的“防风长城”也成为戈壁上的一景。
兰新高铁全长1776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总投资1435亿元人民币。全线东起甘肃兰州,经青海、甘肃,进入新疆,最终到达乌鲁木齐,共设31座车站。其中,新疆段全长710公里。
飞驰戈壁不畏沙石
“一年一场风,从春颳到冬,天上无飞鸟,地下石头跑。”兰新铁路新疆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拉有玉这样形容。採访中,凛冽强风吹得人瑟瑟发抖,但拉有玉对这样五六级的风早习以为常。
兰新高铁沿途要穿越1000多公里的茫茫戈壁,是中国乃至世界上铁路风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2007年,百里风区的狂风一次吹翻11节列车,后经调查发现当时瞬时风力达到13级。
建设中,专门就防风技术展开攻关,最终确定了以路基挡风墙、桥樑挡风屏,防风明洞为主的防风工程。整个防风工程全长462公里,佔新疆段总长的65%,投资达数十亿元。其中防风明洞位于百里风区核心地带,总长1.2公里,是在路基上建起的一座“地上隧道”。
“这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防风长城’。”拉有玉说。挡风墙採用钢筋混凝土修建;桥樑挡风屏则採用耐候钢板,外表生蚴廗|形成保护层,不会向内侵蚀;轨道离水泥地面距离也增高5公分,以利风沙通过。
除“防风长城”外,还有大风预警系统随时通报调度中心,未来动车组可在每秒30米风速情况下,降低至120公里时速运行,只有在风速达到每秒40米以上才需停车。在百里风区,设置防风工程后可能出现的停轮天数由50至60天减少到10天左右。
野马、羊群低头吃草,既有兰新铁路上一列运煤车缓缓驶过,头上是长达5.6公里的达阪城湿地特大桥。这座桥专为兰新高铁修建,位于天山南麓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达阪城湿地,横跨了老兰新铁路、314国道和油气管道。天山山脉、铁路、公路、桥樑浑然一体,形成一道壮丽景观。
年运输力将翻倍
为最大限度保护湿地生态,施工过程严格按照环保部门划定的区域,靠湿地一侧全部採用钢护栏封闭。生活区设在湿地之外,基础施工的泥浆、开挖土、施工垃圾全部外运。完工后,施工便道全部挖除,恢復原貌。
过去受运力瓶颈制约,新疆的资源运不出,想经铁路进入新疆的人进不去,一票难求、车皮紧俏的现象十分常见。兰新高铁通车后将以客运为主,现有的兰新铁路主攻货运,每年输送能力将达到4.24亿吨以上,是现有货运输送的2倍以上。拉有玉认为,兰新高铁将极大改善进出疆的铁路运力。
多位受访者认为,兰新高铁将成为中西部铁路重要的大动脉,增进西北地区与华北、华东和西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同时作为欧亚大陆桥铁路通道的骨干通道,兰新高铁营运后将提升大陆和中亚、欧洲等地的铁路运输能力,在“新丝绸之路”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