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房养老”试点政策落地。中国保监会昨日称,将从7月1日起,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开展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为期两年,60周岁以上拥有房屋完全独立产权的老年人可以投保。另外,参与试点的保险公司的要求包括已开业满五年;註册资本不少于20亿元(人民币,下同)。
保监会昨日公布《中国保监会关于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指出,反向抵押养老保险是一种将住房抵押与终身养老年金保险相结合的创新型商业养老保险业务,即拥有房屋完全产权的老年人,将其房产抵押给保险公司,继续拥有房屋佔有、使用、收益和经抵押权人同意的处置权,并按照约定条件领取养老金直至身故;老年人身故后,保险公司获得抵押房产处置权,处置所得将优先用于偿付养老保险相关费用。
下月启动 为期两年
保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以房养老在国内是新鲜事物,指导意见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这只是粗浅的、阶段性的文件。他强调,推出是给有意愿和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了自愿的选择,强调自愿和市场化。“并非是政府不管了,推给市场了”。
至于选择京、沪、穗、汉四个城市,主要考虑到其经济较发达,保险市场相对成熟,老龄人口数量较多,房地产市场容量大。武汉和北京也均已有保险公司投资兴建养老社区,可在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和养老社区的结合上开展一些尝试和探索。
保监会对于申请试点资格的保险公司提出要求:包括已开业满五年;註册资本不少于20亿元;申请试点时上一年度末及最近季度末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20%;具有房地产物业管理专业人员,或委託有资质的物业管理机构,有能力对抵押房产进行日常维护及依法处置等。
根据投保人所抵押房产增值的处理方式不同,试点产品分为参与型反向抵押和非参与型反向抵押,区别在于保险公司是否参与分享房产增值收益。
保监会明确,试点将从7月1日起至2016年6月30日。过去几年,一些银行也自发的开展了一些反向抵押贷款业务,保监会上述文件只是规范养老保险,不涉及银行业务。
中国民政部部长李立国此前称,2013年中国老年人口突破2亿人,到2025年和2034年将分别突破3亿和4亿,应统筹考虑养老服务产业发展战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