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乡村厨子 / 王诵诗

  腊月正月最忙的就数乡村厨子。

  农历腊月正月,村里出去打工的陆陆续续回来了,这个时候是好日子,姑娘小伙子把喜事办了,准备比翼双飞,就像候鸟那样,再飞回城里挣钱。

  这时的乡村厨子忙得很,请他们,一家又一家,挨着号呢,得预约,好在乡村厨子不止是一家。

  一有事,自备的农用车一发动,直奔喜主家。喜主不用操心,事先订好了,十桌,二十桌,或是三十桌,也有再多的,一桌费用,三百,四百,最多不超过五百,不像城里的大饭店,每桌动辄上千元。几碟几碗的荤菜素菜,早就算好和准备好了。桌椅条凳,锅碗瓢勺,碟筷酒具,连餐巾纸,也都准备好了。烟酒,喜主家自备。

  到了喜主家,支锅,生炉,乡村厨子一般是三个人,大厨炒菜,二厨配菜,帮厨打下手,红红的炉火,腾腾的蒸雾,二厨递菜,大厨目不斜视,盯?炒锅,两手不闲,掌握着火候,不时添着作料,翻炒,随着一声“好哩!”帮厨装盘,喜主家端盘跑腿的都是小青年,一道道菜有条不紊地端上了桌。上桌的一般是八个凉盘,热菜十八,二十,二十多,不等,就看事先订的价钱多少,但必上四大主菜:红烧鲤鱼,红烧猪肉,红烧小公鸡,大肉圆子。村里老少爷们说,这叫“四喜菜”。这四道菜是乡村厨子拿手菜,上水平的。我经常到农村喝喜酒,红烧鲤鱼的“鲜”,红烧猪肉的“香”,红烧小公鸡的“嫩”,大肉圆的“糯”,城里大小餐馆同样的菜,是没有那种特别味道的,这可是乡村的喜气菜呀。

  喜宴二十多道菜,虽没有城里宾馆饭店做的精緻,土里土气的,乡野气息,乡村味道,但正合来喝喜酒的乡亲们胃口,一口酒,一口菜,津津有味,酒足饭饱之后,年龄大的,哼着小曲儿,满脸的喜气,一路歪歪跩跩,乐颠颠地回家去了。

  小青年喝多了,一脸大红布,结伴跑到喜房里闹喜了,俗话说:“三天不分大小”,不分尊卑长幼,闹房歌素的荤的都有,一唱一答,满屋里笑声阵阵,闹得新娘招架不住,只得从喜匾里拿出两条喜烟,闹房的这才喜滋滋地离开。

  喜日第二天早晨,开桌之前,喝完果水,新郎新娘要给长辈磕头,主持者是大厨,早宴过后,乡村厨子拾拾刷刷,把一应厨具餐具装车,回家再装上家人准备好的菜,向另一事主家开去。我感到很奇怪,乡村厨子怎么不要工价呢?别人告诉我,新郎新娘的磕头赏钱,大厨是要平分的,那就是三个人的工资,再者,这每桌的菜钱,多多少少有点利润。此外,乡村厨子不仅接手喜事,也接手白事。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