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央行昨日发布的一季度货币执行报告提出,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保持定力,主动作为,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和防风险。央行还表示要寓改革于调控之中,把货币政策调控与深化改革紧密结合起来,更充分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分析认为,报告措辞新意不多,需要关注未来政策内涵变化。
在流动性管理方面,央行重申,将灵活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再贴现、常备借贷便利、短期流动性调节等工具,完善中央银行抵押品管理框架,调节好流动性总闸门,保持货币市场稳定;同时引导商业银行加强流动性和资产负债管理,做好各时点的流动性安排,合理安排资产负债总量和期限结构,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
引导银行优化信贷结构
报告表示,要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其中,保证在建续建工程和项目的合理资金需求,积极支持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民生工程建设;支持保障性住房、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设和居民首套自住普通商品房消费;进一步发挥开发性金融作用,支持棚户区改造。
报告称,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完善金融调控机制。进一步健全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提高金融机构定价能力。继续推进同业存单发行和交易,探索发行面向企业和个人的大额存单,逐步扩大金融机构负债产品市场化定价范围。构建危机管理和风险处置框架,强化价格型调控和传导机制。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虽然该报告措辞新意不多,但需结合此前中央政治局会议提法来看,即同样的政策基调下,内涵仍会根据形势进行调整。他表示,目前财政政策已经明显加力,但也需要货币政策辅助,需有信贷和社会融资总量的增长形成支持;预计后期整个社会融资总量会有明显增加,其中直接融资会有明显的增长,因其乘数效应比信贷等其他方式要小,而透明度较非标业务好,有利于风险管理。
要守住不发生金融风险底线
此外,央行报告指,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经济有望保持平稳运行,但当前全球经济復甦进程中仍有风险和不确定性,在外需和地产等既有增长动能减弱的情况下,新的强劲增长引擎尚待形成,潜在风险需高度关注。要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提出要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在支持金融创新的同时,加强对同业业务和理财业务发展潜在风险的监测与防范;要加强对地方政府性债务和偿债能力的跟踪监测,?力防控债务风险,探索以市场化机制化解地方债务问题。
央行指出,要通过增加供给和竞争改善金融服务,提高金融运行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当前基于互联网的创新金融发展迅速,与传统金融互相补充和融合,有利于促进竞争、发展普惠金融、增加居民收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但关注创新过程中也存在监管套利、增大市场流动性风险等问题。认为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标准和制度,促进公平竞争,加强行业自律,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切实维护投资者权益,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
加大汇率市场化 退出干预
央行在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专栏中称,未来在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中,将加大市场决定汇率力度,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基本退出常态式外汇干预。报告称,目前企业对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已明显减弱,对汇率波动接受程度大升。
今年3月17日,央行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幅由1%扩至2%,加大了人民币双向浮动区间。报告称,国内外对此次行动普遍给予正面评价,认为既有利于改变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抑制境外投机资金流入,也有利于为推动其他金融改革创造条件。
人币升200基点 两周最高
报告显示,波幅扩大后,市场参与者普遍反应积极。一是汇率波动加大,3月17日-4月30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价较中间价平均波幅为1.1%,最大波幅为1024个基点或1.66%,创05年汇改以来新高。其次,境内外汇率点差收窄,同期内香港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较境内点差日均为59个基点,较此前的161个基点显著收窄;第三,银行柜?净结汇有所下降;第四,人民币汇率预期分化,对企业影响更趋中性。
央行一季度调查指,33.1%的企业预期未来半年人民币将贬值,较前一季升25.3个百分点。92.5%的企业认为目前汇率波动在“可接受”范围内,仅7.5%的企业认为不能接受,为2011年有调查以来最低。
昨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价收升198个点子或0.32%,报6.2257,创两周新高,“五一”节后已累升逾300基点,与中间价微幅走弱势头相悖,双向波动特徵明显。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昨日微跌5个基点,报6.1565。交易人士称,节后受企业财务安排的影响,购汇较上月减少,而客盘结汇有上升势头,此前做多美元的头寸亦获利平仓,推动人民币走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