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一届国家能源委员会阵容11日对外公布。与上一届相比,人数由23人减为22人,除了李克强、徐绍史、万钢、陈雷、周生贤、肖捷6人之外,其馀全部是新人。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和副总理张高丽分任能源委正副主任。
中国能源管理体制曾经歷过多次重大改革。1980年首次成立国家能源委员会,但两年后即被撤销。1988年组建能源部,1993年撤销,此后十馀年未设立能源协调机构。200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决定组建国家能源局,同时设立高层次议事协调机构国家能源委员会,负责研究拟订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审议能源安全和能源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统筹协调内地能源开发和能源国际合作的重大事项。2010年,国家能源委员会正式成立,时任总理温家宝担任主任,副总理李克强任副主任。
在李克强担任副总理分管能源工作的过去五年间,中国能源快速发展,供应能力显著提高,有力支持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位居世界第一,煤炭产量佔到世界的45%,石油年产量稳定在2亿吨,电力装机规模居世界第二。
在今年国务院机构改革中,国家能源局与国家电监会合併,从而实现了对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新能源等的统一管理。能源委的日常具体工作由能源局承担,二者分别扮演决策平台、执行平台的角色。
囊括核心财经首长
新一届能源委的20名委员,包括18位正部长、1位正大军区级将领和1位副部长。几乎囊括了主要核心财经部门负责人,包括国务院常务副秘书长肖捷、中央财办主任刘鹤、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工信部部长苗圩、财政部长楼继伟、商务部部长高虎城、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等。这也凸显了能源工作涉及领域之广。
外交部部长王毅、国家安全部部长耿惠昌、副总参谋长王冠中的入选,直观显示出能源问题早已超出经济范畴,而是事关保障国家外交、安全、军事等核心利益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能源外交在外交整体工作中的分量也在不断加重。
央行副行长刘士余是能源委成员中唯一的副部级官员,行长周小川未能连任委员。
国务院今年初印发了《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全国能源领域总投资预计将达到13.5万亿元,内地一次能源生产能力达到36.6亿吨标准煤,并提出要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完善价格形成机制,构建现代能源市场体系。这些都将是新一届国家能源委所面临的重要工作任务。 |
|